(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訊)每年的12月17日為教宗方濟各的壽辰,教廷駐港(澳)辦事處與天主教澳門教區籌備了一系列慶祝教宗壽辰的活動。聖母聖心愛子會的甘天霖神父(Fr Jijo Kandamkulathy CMF)訪問了香港宗座代理代辧何明哲蒙席(Monsignor Javier Herrera Corona),談論本年澳港兩地教區的一些慶祝活動。影視版訪問則瀏覽天主教澳門教區網頁,或到「澳門國際天主教廣播影視協會Signis Macau」YouTube 頻道收看。
何蒙席,歡迎您接受這次訪問。首先,請問你們由甚麼時候開始為教宗方濟各慶祝壽辰的呢?
謝謝你今天邀請我。當然,在教宗方濟各被選為教宗時,我們便開始與他祝壽。在教會中,我們一直都有一個傳統去為教宗慶祝。為教宗慶祝有別於一般人,因為他是基督的代表、宗徒的繼承人,我們天主教徒都很高興天主賜給教會「擁有教宗」的這份恩賜。回答你的問題,自2014年起,我們在香港及澳門都慶祝教宗方濟各的壽辰。從2014年以來,我們連續邀請了不同的藝術家,他們都很高興與我們一同慶祝這特別的日子。
你們在過去幾年曾舉辦過音樂會。我相信這些藝術家都是來自不同的地方,對嗎?
是的。我們曾經邀請了非常國際性、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前來,而且他們所演出的音樂也是多種多樣的。在一開始舉辦時——在2014年——我們邀請了西斯汀合唱團,那是一次具挑戰性的經驗,同時一次是西斯汀合唱團在港澳兩個城市一個很成功的演出,並鼓勵我們教廷代辦保留這演出,現時成為了一個傳統。在西斯汀合唱團[那次演出後],我們有一個音樂會,由來自意大利的Father Hugo演出,他曾在澳門聖若瑟修院舉行管風琴演奏會,隨後亦有多名來自俄羅斯、克羅地亞、歐洲及奧地利的藝術家……有很多人的。
說到這(慶祝教宗壽辰)已成為了一個傳統,我肯定不少人都十分期待今年的慶祝活動。今年(2019年),將會有哪些慶祝活動呢?
時常保持新鮮及創新是一件好事,正如教宗所喜愛的,他期望教會能夠創新、「走出去」,並在我們這個年代帶來一些重要性,但同時要警惕我們真正的[角色],我們是在世界中的一個屬靈團體,並傳揚福音。因此,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推廣傳統文化及傳統音樂。但是,除了過去五年都舉行的音樂會外,今年我們跟隨教宗方濟各的建議——當他接見某人,或每天祈禱,或進行公開接見活動時,最後總會邀請他人「請為我祈禱」。所以,今年我們決定在固有的音樂會上,加上一個特別為教宗祈禱的時刻。有甚麼能比彌撒聖祭更好呢?彌撒聖祭就是祈禱的最佳時刻。
所以,會有兩個活動,一個是彌撒聖祭,另一個是音樂會?澳門和香港都一樣有兩個活動嗎?香港的活動在哪天舉行呢?
對的,沒錯。我們是如此計劃:首先,我們在12月15日晚上8時,假聖母無染原罪主教座堂舉行音樂會;在緊接的星期六,12月21日下午5時,假基督君王小堂舉行彌撒聖祭,為教宗祈禱。
非常好。這些活動都會在澳門舉行嗎?
我們對調了澳門活動的次序。在香港,我們「先歌頌,後祈禱」;在澳門,我們「先祈禱,後歌頌」。在澳門,我們在[上週六]12月7日舉行隆重的彌撒聖祭,也就是聖母無染原罪的前夕。因此,這為澳門教友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當天]下午3時,在聖母誕辰主教座堂舉舉行彌撒聖祭【詳見第六版報道】;而在12月13日晚上8時,同樣在主教座堂舉行音樂會。
有哪些合唱團、表演者將會到來?你能給我們一些提示,還是你想保持秘密、賣個關子?
我可以預告,今年有驚喜。今年,我們籌備了一個音樂會,嘗試向人介紹普世教會的不同方面。我們邀請了許多表演者,確切地說,一共有17位。他們分別來自歐洲,亞洲,以及南美洲。今年,我們有兩個團體合作組成合作團。第一支樂隊是來自奧地利的Camellia,而這樂隊有來自哈薩克斯坦、奧地利、法國等代表,而且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團隊。他們演奏音樂,傳統音樂,由古典作曲家撰寫的古典音樂。當中也有一些擁有優美聲音的人演出。而今年,正如大家都知道,教宗方濟各來自南美洲,我們希望將一些南美洲的元素與特色加進去。我們邀請了哥倫比亞——阿根廷其中一個鄰國——的演出者。這支帶有拉丁美洲風情的哥倫比亞樂隊會向聖父致敬,而他們會將一些拉丁美洲風情插入到表演的曲目中,這是十分特別的。這是獨家的。今年的音樂會,我們有兩首新作品將在這地區首次演出,而兩首曲目都是呈獻給教宗的作品。
今年是十分獨特的。其中一首新作品是出自哥倫比亞的作曲家;而另一首作品則出自一位來自印度、非常著名的格林美音樂節得奬作曲家。他們都非常慷慨地將作品在香港和澳門首次演出。我頗肯定聖父會很高興看到香港和澳門的教友都在喜樂與祈禱中記着他。
實在太好了,十分期待這些靈魂的聲線與演奏呢。我們都想知道,教宗在梵蒂岡是如何慶祝他的生辰呢?你對此有沒有一些看法?
我認為那是沒有新穎的事。教宗是一個喜歡將此方式帶給他所稱的受惠者。因此,在過去兩年裡,他曾以一種非常特別的方式來紀念自己的生日,而非與最緊密的合作者與樞機共進晚餐或午餐。他決定趁這機會與那些可能沒有機會參加聚會或度過特別時光的人一起,因為他們都是在醫院或無家可歸的人。確實地,在過去幾年,教宗都與羅馬市無家可歸的人一起慶祝生辰,他們會一起用午膳,聖父更會坐在他們中間,與他們一起度過了美好的時光。他們分享了生日蛋糕。那是一個十分平凡的慶祝,而人們都有這個印象——教宗與我們在一起。他惦掛着羅馬街頭每天努力生活的人們。
近年,他舉辦了另一種慶祝活動。去年,他與住院的病人在一起,他到羅馬耶穌聖嬰醫院探望[留院的]病童,並向他們曾送了禮物,與他們分享了自己的生辰慶祝。所以這就是他慶祝生辰的方式。當然,[在他生辰]那天也會有彌撒聖祭,以為教宗祈禱, 但若你想說一種特別人性化的方式,他會特別想到無家可歸者,以及留院受痛苦的病患者。
教會在全球各地正面臨不同的挑戰,因此我十分肯定,慶祝教宗——普世教會的頭——的生辰,為整個教會都很重要。你能夠解釋這重要性嗎?
為教宗慶祝生辰,也就是天主教會的一個核心。我們天主教會並非一個任意思想或信奉的一個個體化組織。耶穌希望建立一個有領導者的教會,而這領導者是帶領着羊群;這就是天主教會。我們慶祝教宗作為教會的頭。教宗這個角色,就是一個機會去記得教會是天主渴望成立的團體、一個屬靈的團體,但同時我們人類也享受一同慶祝,並看到我們的領導者能與我們一樣慶祝生辰,就如你、我,以及所有的人,聖父也同樣慶祝[生辰]。
影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