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展熙 丙年天主聖三節 天主是個「奧秘」(mystery)。但這並不是說祂是接觸不到的(inaccessible)或感覺不到的(incognizable);相反,「我們生活、行動、存在,都在祂內」(宗17:28)。我們的理解並不能夠完全包含這奧秘的一切。因此,天主首先藉那包圍著我們的東西——宇宙——向我們顯示祂自己。第一步,祂首先藉那天主用以創造宇宙、世界的不可言喻之智慧來啟示。的確,猶太信仰視天主的「智慧」為先於宇宙的存在:天主的首個受造物。再過一段時間之後,先賢們再稍微窺探到箇中奧秘,《若》遂能夠較清晰地稱之為(天主的)「言語」(Word; Logos);這「聖言」就是耶穌基督。祂不僅使我們能夠在天主的創造之中看出祂令人目瞪口呆的上智,並向我們更親密地啟示出天主的本質:祂的愛。然而,天主在耶穌基督身上的啟示,必然發生在歷史(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地點)之中。這是因為,為了去愛活在歷史中的人類,就只能在歷史中與人類相遇。那驅動、引領耶穌,並使祂一直有力量逐步完成救世工程的聖神,現正與我們在一起,並使耶穌在基督徒團體的記憶中常存不息,並保持基督在我們之間的臨在恆久不斷,並引導我們在信仰生活中日益深入地體會到祂就是「天主子」。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13:24-32 那時候,耶穌向門徒說: 「在那些日子裡,在那災難以後,太陽將要昏暗;月亮不再發光;星辰要從天上墜下;天上的萬象也要動搖。
文:羅芷芬竹灣聖若瑟靜修院 「天主,我的心靈渴慕你,就像小鹿渴望清泉。我的心靈渴慕天主、生活的天主。」(詠42:2-3) 思思很渴望和天主和萬物間建立深度的連結,希望學習到如何對天主、對他人更敏銳,對自己有更大的接納。數年前她在外地參加了一個「靜觀認知治療」,學習如何與困境共存。她嘗試探索內在隱藏的情緒,在導師指導下,溫柔地把負面的能量釋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