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
Day: October 25, 2019
相隔十五載 大三巴再舉行聖祭 李主教:教會的本質與使命就是傳教
(本報訊)教宗方濟各兩年前欽定今年十月為特殊傳教月,天主教澳門教區上週六(19日)晚上八時,假天主之母堂前壁之耶穌會紀念廣場(大三巴牌坊),舉行傳教節主日提前彌撒,由李斌生主教主持,並有來自斯洛文尼亞的輔理主教Anton Jamnik,以及多位教區及修會神父共祭。逾二千名教友到場參與,牌坊前石級座無虛席,期間亦有不少市民及遊客停留觀看。
專訪利瑪竇中學校長張慧玲 「透過傳揚天主聖言,我們能激勵學生」
文:Marco Carvalho 翻譯及整合:寓風 利瑪竇中學張慧玲校長於新學年接受《號角報》專訪,指利瑪竇中學傳達給學生的核心價值——愛、勤奮、陪伴和讓自己具備服務世界的能力——多年來從沒有變。現時,學校約有1100名學生,而目前的一個問題,就是幼稚園設施的改建,可能需要學校在未來幾年進一步減少學生的人數。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四十二章:加爾文主義
文:Vitor Teixeira 譯:余漢釗 2017年10月1日剛好是宗教改革的五百週年。該改革運動由馬丁路德於1517年在威登堡(Wittenberg)牽頭發起,然後加爾文在法國及瑞士跟隨,再後便是英國國教聖公會。今天,在研究加爾文教派的教條之前,我們想解釋一些許曾聽說過的基本概念,但可能我們也不知道如何去解釋的。
教宗主持傳教節彌撒 「弟兄姐妹不應被篩選,而應受到接納」
(梵蒂岡新聞網訊)普世教會在常年期第二十九主日(20日)主日慶祝第93屆世界傳教節,教宗方濟各當天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隆重彌撒。教宗在彌撒講道中從《依撒意亞先知書》獲取靈感,以「高山」、「登上」和「萬民」三個詞論述教會傳教的意義,強調基督徒要懷着愛走向他人,因為傳教「不是一個負擔,而是一份應奉獻的恩典」。
教宗新書摘要:《我們的大地母親──從基督信仰觀點解讀生態挑戰》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出版新書《我們的大地母親》,指出我們必須請求並施予寬恕,才能克服當前的生態危機;唯有在聖神內,才能實現寬恕。這本新書題名為《我們的大地母親──從基督信仰觀點解讀生態挑戰》,由梵蒂岡書局出版社發行,週四(24日)在意大利和法國問世。巴爾多祿茂宗主教為此撰寫了序言,意大利《晚郵報》刊登了本書摘要。
聖若瑟修院舊學友獻祭追思 為已故本澳神職和教友祈禱
(本報訊)「慎終追遠、懷念先人」不單是中國人的美德,在全世界其他地方及所有的宗教都奉行一致。天主教扎根四百多年的澳門,紀念先人的傳統氣氛更特別濃厚,而特區政府亦保留了每年的11月2日天主教的追思已亡瞻禮為法定的公眾假期。
相愛很難 相處更難 《婚甘同味——飛越婚姻中的甜酸苦辣》
(本報訊)教宗方濟各在《愛的喜樂》宗座勸諭中曾經問道:「今天還有誰在支持夫婦、幫助夫婦克服威脅他們的危機、協助他們盡教養子女的責任,並提倡穩定的婚姻關係?」為了回應教宗的呼籲,澳門觀察報、加納香港、聖若瑟勞工主保堂、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為已婚夫婦及準備締結婚姻盟約的人,聯合舉辦《婚甘同味——飛越婚姻中的甜酸苦辣》講座。講座邀請了加納香港的代表賴煜清、賴婁惠珠夫婦,來澳門與大家分享他們婚姻歷程中的甜酸苦辣,探討夫妻相處之道及如何構建歷久彌新的婚姻生活。
家下有晴天——重新出發支援系列 「父母親子關係導航培訓」工作坊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婚姻家庭輔導中心舉辦的「父母親子關係導航培訓」工作坊II(老師專場),已在2019年10月12日圓滿結束。活動由該中心同工帶領,向老師傳遞離異家庭共親職的重要性、如何面對離異家庭之學生及家長。
明愛慈善籃球邀請賽 澳博奪冠
(本報訊)由澳門明愛主辦、中國澳門籃球總會協辦、澳門科技大學支持,作為第五十屆明愛慈善園遊會前奏之「慈善籃球邀請賽」,在12間機構的支持下,已於10月20日(星期日)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