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促進人類整體發展部向所有主教致函,呼籲「大家一起參與受造界時期!」,該部門又於週二(18日)發表新聞稿,聖座該部會邀請牧者們為這個特別的全球大公祈禱和行動作好準備,在為期一個月的活動期間,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視之為「自己牧靈指導原則的責任之一」。今年的受造界時期活動將於9月1日至10月4日舉行。
Day: June 21, 2019
聖母院大火後首次舉行彌撒
(綜合報道)巴黎聖母院四月發生嚴重大火,至今一直關閉。然而,適逢6月16日為聖母院祝聖祭台周年,當地教會故於上週六(15日)奉獻彌撒,是失火後首次奉獻彌撒,連神長、教區職員及工程人員在內,約30人參與彌撒,他們都要戴上頭盔,以確保安全。巴黎總主教於彌撒中表示,聖母院是基督徒崇拜天主的地方,而非國家的飾物。
尼加拉瓜再次發生暴力事件:馬納瓜主教座堂被圍攻,信友遭襲擊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紀念萊昂主教座堂輔祭桑多爾.多爾穆斯遭暗殺一週年舉行彌撒之際,尼加拉瓜發生多起暴力事件,導致許多人受傷。馬納瓜總主教布雷內斯.索洛薩諾呼籲繼續保持對話以達致和平。 在尼加拉瓜萊昂主教座堂100多位參加彌撒的信友6月15 日遭到奧爾特加支持者攻擊之後,美洲人權委員會(Cidh)敦促尼加拉瓜政府當局保證信友們的人身安全。
教宗在地震災區卡梅里諾主持彌撒:願受苦的災民不被遺忘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16日,天主聖三節)探訪意大利地震災區卡梅里諾,在廣場為災民主持露天主日彌撒,祈求聖神堅定受苦者的信心,恩賜他們永不消逝的希望,激發眾人關愛災民的具體舉動,並提出了「記憶」,「希望」與「同在」三個關鍵詞。
神學院平信徒學生致函教宗 表達渴望參與神學研究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將於6月21日前往那不勒斯,出席意大利南部宗座神學院舉辦的研討會,並發表講話。本次為期兩天的會議由該神學院籌辦,主題為「《真理的喜樂》宗座憲令之後的神學觀:以地中海為背景」。屆時,神學院的教授、修生、意大利和外國的學生均出席當天的會議。
週三公開接見 教宗呼籲信友:願彌撒聖祭成為我們生活的中心
(梵蒂岡新聞網訊)週四(6月20日)是基督聖體聖血節,是梵蒂岡的公眾假日。教宗方濟各在此節日的前一天,即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結束要理講授之後,像往常一樣用多種語言問候來自各地的朝聖者,特別問候了波蘭信友和講法語的多個朝聖團體,更談到彌撒聖祭的重要性。
複製人類(1) 解釋與種類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複製人類【見註】是個極具挑戰性的話題,我將會分三期刊登:首先,我會描述複製人類和有關複製人類的主要概念和區別;下一篇我會從倫理和神學的角度(理性和道德的角度)去談談「生殖性人類複製」(reproductive human cloning);而最後一篇將從人類學和基督教信仰的角度去評價「醫療研究型複製」(therapeutic cloning)。
【論盡家庭】(2.10)婚姻及家庭舞蹈:互相合作
文:梁敬之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及認可督導 此後,主另外選定了七十二人,派遣他們兩個兩個地在衪前面,到衪自己將要去的各城各地去…要醫治城中的病人,並給他們說:天主的國已經臨近你們了……」(路加福音10:1-12) 這幾年間,我在不同的堂區或教會團體主持婚姻及家庭講座或培訓。我通常先簡述一些理論或概念,再分析一些真實個案,作為活動的主要框架及流程。 真實的個案往往使人不愉快,甚至不安。曾有參加者對我說:「這些個案真的血淋淋,教人不想看、甚至不敢看。」一位神父更對我說:「你可否播一些幸福、模範家庭的片段,讓教友可以學習、跟從嗎?」我問神父說:「神父,甚麼是幸福、模範家庭?你的定義是怎的呢?」
【聖言啟航】有血有肉的信仰
文:梁展熙 丙年基督聖體聖血節 既然今年是「路加年」,我們值得去嘗試從《路》的角度來閱讀「基督聖體聖血節」的福音選讀。對《路》來說,〈耶穌增餅奇蹟〉一段究竟意義為何?當我們把《路》和《谷》作比較,我們會發現兩者的重點各有不同。
【聖言心語】基督聖體聖血節(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福音 9:11~17 在某種形式上,我們在聖週四時已經慶祝過基督聖體聖血節了。聖週四那天,教會強調的是耶穌建立了聖體聖事。聖體聖事是耶穌在受難以前留給我們的禮物之一。我們今天再一次慶祝這個節日是因為在復活期後,我們已從四旬期和聖週的悔改中得到自由釋放。此外,今天福音所敘述的增餅奇蹟,也讓我們再一次從團體的角度,反省彌撒真正的意義,思考那些常被我們忽略的意義。我們常以為「參加彌撒」是我們個人的事情,好像出席一場表演一樣。很多人認為只有聖詠團負責唱歌、只有「領經員」透過麥克風負責宣讀禱詞,更有不少人遲到早退。我們或許不覺得奇怪,甚至早已習以為常,但參加彌撒最深層的意義到底是甚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