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訪問保加利亞:願各人能為和平作見證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上主日開始訪問保加利亞的行程,並以教宗聖若望廿三世的啓迪下展開。是次訪問保加利亞的格言「和平於世」取自聖若望廿三世的通諭,他曾在保加利亞擔任宗座視察員和代表達10年之久。

教宗上主日清晨抵達保加利亞索非亞國際機場,受到保加利亞共和國總理鮑里索夫(Boyko Borisov)的迎接。在歡迎儀式和禮貌拜會總統拉德夫(Rumen Radev)後,教宗在阿塔納斯.布羅夫(Atanas Burov)廣場接見該國政府當局、公民社會和外交使團。

教宗指出,保加利亞是「多元文化和文明交會之地、西歐和南歐的橋樑,以及近東的開敞門戶……基督信仰的古老根基深植於這片土地,滋養着促進地區層級和國際社會相遇的聖召。個別的獨特性在這裡受到尊重,多元差異被視為機遇、珍寶,而非衝突的理由。」

30年前,保加利亞結束了共產政權。教宗由此談及該國現況:一方面,最近幾十年來,超過2百萬人向外移民,以尋找新的工作機會;另一方面,由於「人口冬季」現象,出生率下降,這是人民對未來失去信心的後果,歐洲許多其它地方也發生同樣的情況。

此外,保加利亞也面對外來的移民潮。他們是為逃離戰爭與災難而來,「想方設法前往歐洲最富裕的地區,尋找新的生活機會,或者僅僅是尋求安全的避難所」。接着,教宗呼籲保加利亞總統拉德夫(Rumen Radev)接納並支持年輕人。

教宗方濟各隨後會見保加利亞東正教宗主教內奧菲特(Neophyte),並問候該教會的全體信友。當天又是東方基督宗教的「聖多默主日」,故他首先談起這位將手放到耶穌肋旁、觸摸祂創傷的宗徒:「這傷口在我們基督徒歷史中一直沒有癒合,基督的奧體教會不斷忍受這疼痛的撕裂傷。今天我們依然能用手摸到它的後果。然而,或許我們在承認自己的不足,沉浸於基督愛的傷痕時,方能尋獲寬恕的喜樂。」

教宗續說:「在尊重我們各自傳統和獨特身分時,我們應當協助彼此找出傳遞信仰給青年的方法,否則他們恐怕會誤信消費主義社會中魅惑人心的騙局。這是使命的大公運動。」

隨後,教宗問候當地天主教主教、司鐸、男女會士和所有成員,說:「我來是為了堅固信德,鼓勵他們每日善度基督徒生活並作出見證。」教宗提及今年二月在阿布扎比簽署的有關人類手足情誼的文件,然後向猶太團體和伊斯蘭教徒強調了堅守「和平價值」的重要性。

 

教宗在索非亞主持彌撒:不要害怕成聖

拜訪後,教宗前往索非亞聖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宗主教座堂,並在聖濟利祿和聖美多弟兩位聖人的聖像前祈禱。約中午時分,教宗在主教座的廣場上帶領信友誦念天皇后喜樂經。下午在索非亞亞歷山大一世廣場主持主日彌撒,也是他當天的最後一項行程。

在講道中,教宗以當天的福音作反省,指出復活的耶穌第三次與門徒的相遇是一份喜樂,「而這喜樂提醒我們三個美好的現實:天主的召叫、天主的驚喜、天主的愛。」

他又說:「上主並不期待理想的狀況或心境:祂造就它們。祂不期待與沒有問題、沒有罪過或限度,以及沒有失去希望的人相遇。他自己已經應對了罪和失望的情況,為的是與每個人相遇,邀請他行走。」

「上主不厭其煩地召叫我們,是愛的力量顛覆了各種期待,並懂得重新開始。藉着耶穌,天主設法總是給予機會。祂也如此對待我們:每天召叫我們重新與祂一起活出愛的歷史,在祂内重新建立自己。祂每天清晨尋找我們,邀請我們『站起來,在祂的聖言的扶持下站起來,舉目注視,相信我們被造是為了天國,而非塵世;是為了生命的崇高,而非死亡的卑賤』(2019年復活前夕守夜禮彌撒講道)。」

伯多祿承認自己的脆弱,懂得單憑自己的力量無法前行。他依靠上主,依靠祂的愛的力量,一直到最後時刻:「上主愛我們:這就是我們每天應邀不斷去更新的力量。做基督徒乃是必須相信天主的愛遠遠超過各種限度或罪過。」

教宗最後向保加利亞的信友們表示,這塊土地需要聖人,因此「你們不要害怕成聖。聖德不會除去你們的力量、生命或喜樂,相反地,它能使你們和這塊土地的兒女成為天父創造你們時所夢想的樣貌(參閲《你們歡喜踴躍吧》勸諭32號)。」

 

第二天行程:探訪難民及為初領聖體兒童主持彌撒

到了翌日(6日), 教宗方濟各飛抵中南部城市拉科夫斯基,開始訪問保加利亞的第二天行程 。他首先探訪索非亞一個難民中心,當中難民大部分都是來自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孩童。這些孩子把他們的圖畫贈送給了教宗,教宗非常重視這份禮物。而教宗則贈送給難民中心一幅聖母像,表明聖母瑪利亞以她的母性之愛臨在於一個有巨大痛苦但也有希望的地方,如同這個難民接待中心一樣。該難民中心於2013年成立,是保加利亞首都三座難民中心之一。

接着,聖父前往保加利亞南部的普羅夫迪夫,在拉科夫斯基聖心堂為初領聖體的245名來自「玫瑰之鄉」的兒童主持彌撒,為他們送聖體,更勉勵他們要活出愛的誡命,以弟兄姊妹相待。

教宗針對這件聖事展開講道,強調「我們的身份證上這樣寫着:天主是我們的父親,耶穌是我們的長兄,教會是我們的家庭,我們是弟兄姊妹,我們的法律是愛。」

初領聖體又意味着肉體上與耶穌基督相遇,教宗繼而解釋「初領聖體意味着希望每天與耶穌更加緊密結合,增進與祂的友誼,並且渴望其他人也能品嘗到這份喜樂。上主需要你們,好能實現奇跡,懷着祂的喜樂親近你們的許多朋友和家人。」

彌撒結束之際,兩名初領聖體的兒童向教宗獻上一封信函。在教宗收下信函的那一刻,聖堂的屋頂降下了花瓣雨,散落在教宗和孩子們身上,慶祝玫瑰之鄉的兒女從伯多祿繼承人手中初次領受基督聖體。

隨後,教宗與當地三位主教共進午餐,並在總領天使聖彌額爾聖堂會見當地天主教團體。他勉勵當地的信友團體,不要害怕接受新的挑戰,而要努力不懈地成為一個在對立、痛苦和貧窮中繼續不斷地孕育子女的教會團體,因為今天在這塊土地上需要教會的子女;同時也要注意聆聽福音和子民的心聲。

當天最後一項活動,是在索非亞獨立廣場與保加利亞各宗教信仰團體代表,在風雨中一起為和平祈禱。教宗不忘提及該活動地點的象徵意義:「多個世紀以來,不同文化和信仰團體的保加利亞人民在此召開會議,參與討論……願這極具象徵意義之地能為和平做見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