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末(30及31日)牧靈訪問摩洛哥,展開他的第28次國際牧靈訪問。摩洛哥國王穆罕默德六世和拉巴特總主教洛佩斯(Cristobal Lopez Romero)親臨機場迎接教宗。
教宗這次訪問摩洛哥的主要目的有三個:一、延續今年2月在阿聯酋展開的跨宗教對話;二、關注移民,實際落實不久前在馬拉喀什(Marrakech)通過的聯合國《難民問題全球契約》;三、堅定當地小小的天主教團體的信德。
按照預定計劃,教宗乘座車與國王的車隊一起前往哈桑塔前的廣場接受歡迎儀式、與各代表團見面並發表此行的首篇正式講話。
教宗首先表達喜悅和感激之情,稱本次訪問意在促進宗教間的對話和相互瞭解,並且紀念亞西西聖方濟各與蘇丹卡米爾(al-Malik al-Kāmil)會晤800週年。教宗表示,「這一先知性的事件表明:勇敢地會晤並伸出友誼之手是全人類和睦相處之道。」教宗引用今年2月4日他與阿玆哈爾大伊瑪目塔伊布在阿布扎比簽署的聯合聲明《人類對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生活的兄弟情誼》,呼籲建立一個開放、多元和團結的社會,不斷發展對話的文化:「我們要努力不懈地走這條路,好能幫助我們跨越緊張關係和不理解、偽裝和成見,因為這些因素常常導致恐懼和對立。」為此,教宗很高興將訪問穆罕默德六世學院。這所學院在國王的意願下成立,旨在向伊瑪目和講經師提供適當和健全的培育,反對一切形式的極端主義。
教宗也談及摩洛哥天主教會在社會工作和教育領域對該國的貢獻,指出「他們願意貢獻自己的力量,建設一個團結和繁榮的國家,關切人民的共同利益」。最後,教宗鼓勵在摩洛哥生活的天主教徒和其他基督徒成為「人類友愛的僕人、推動者和捍衛者。」
與國王齊對耶路撒冷的呼籲
當天下午,教宗先參觀穆罕默德五世陵墓,然後來到皇宮禮貌拜訪國王並於王室成員見面。二人在這個機會上簽署了一項聯合呼籲,承認耶穌撒冷的獨特性和神聖性。他們表明,這座聖城具有精神内涵及和平之城的特殊聖召,是人類的共同遺產,尤其是三大一神教信徒相遇的場所及和睦相處的象徵,他們在那裡建立了相互尊重和對話的關係。
基於這個理由,教宗方濟各與穆罕默德六世籲請「應讓耶路撒冷城的多元宗教特性、精神層面和特有的文化身份得到保護和發揚」。他們表示:「我們祝願三個一神教信徒在聖城享有出入的充分自由,以及有權在那裡舉行各自的禮儀,如此他們才能為世界的和平與兄弟友愛,向天主,衆生的造物主獻上祈禱。」
探望移民 強調要接納、保護、促進和融入
之後,教宗前往為培養講經師於2015年創建的穆罕默德六世學院參訪。他在當天的最後一項活動則是到拉巴特教區明愛會所在地會晤移民,在那裡發表此行的第二篇講話。教宗強調,我們不該「袖手旁觀、沉默以對」;衡量民族發展的標準「不只是科技或經濟的進步」,更是「受到敲門者所感動的能力」。
當前的移民潮帶來諸多挑戰,「人人應當竭盡所能,慷慨、敏捷、睿智又有遠見地加以應對」。教宗接著提及,去年12月在馬拉喀什通過了有關安全、有序、正規移民的全球契約。那是國際社會邁出的「重要一步」,「讓人承認並意識到『這不只關乎移民』(2019年世界移民和難民日主題)」,因為移民的生活與整個社會息息相關。
教宗再次提出「接納、保護、促進和融入」這四個關鍵動詞,闡明其意義為「參與其中,而非緘默不語;提供救援,而非孤立隔離;有所建設,而非遺棄不管」。這是因為「我們人人都牽涉在內,務必確保更有尊嚴、更安全、更團結的生活」。教宗不忘向拉巴特明愛會工作人員以及所有合作單位致以感謝,因為在每個移民身上,「都是基督親自敲響我們的門」。
接見當地聖職人員:你們是「酵母」非「麵粉」
教宗方濟各3月31日上午在拉巴特聖伯多祿主教座堂接見了摩洛哥的司鐸、男女會士和全國基督教協會的成員。他說:「耶穌揀選和派遣我們,並非要我們變得人數眾多!祂召叫我們,是要托給我們一項使命——做真福八端和友愛的酵母。」
教宗續解釋,你們的使命「不在於人數多少」或「佔據的空間大小」。相反地,它取決於你們帶來改變並喚醒同理心的能力。教宗表示:「問題不是我們數量少,而是我們無足輕重,成為不再具有福音味道的鹽,或者無法照亮任何東西的燈」(參:瑪五13-15)。因此,我們不要把自己看作『麵粉』,為了顯得很重要;我們生命的意義在於成為『酵母』。」
主持主日彌撒 教宗:所有人都是天主的子女
到了下午,教宗在拉巴特的穆萊阿卜杜拉王子體育中心主持主日彌撒,這是他在摩洛哥訪問行程的最後一項活動。這座體育中心建於1983年,紀念在同一年去世的穆罕默德五世的幼子。2014年,國際足聯俱樂部曾在這裡舉行過幾次世界盃比賽。
當天的《路加福音》記述了耶穌講的蕩子比喻。教宗在彌撒講道中以這個比喻為核心,闡述了天父的慈悲和長子不接納慈悲的態度。他指出,這個長子不僅不承認和接納自己的弟弟,也不接納慈悲為懷和慷慨寬恕的父親,寧可選擇孤立而不是相遇:「在這個家庭裡似乎反映出我們人性的奧秘,既有為失而復得的兒子擺上的宴席,也有因這歡慶而感到被出賣和憤慨的情緒;既有對那經歷了貧困和痛苦者的款待,也有惱怒和氣憤,不願給認為不配受到款待的人留出空間。」
「如此,在我們和我們的團體,甚至在我們心中再一次出現了張力」。然而,天父對那個家庭的渴望則是,「所有的子女都應分享祂的喜樂;任何一個人都不應像祂的小兒子那樣處在不合乎人性的狀態,也不可像長子那樣孤僻、與人隔離和尖酸。天父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並得以認識真理(弟前2:4)」。
為此,耶穌邀請我們仰望並默觀天父的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再次發現彼此為弟兄姐妹。教宗解釋道,父親的話「不僅指物質財產,也指分享祂的愛和憐憫。這是基督徒最大的遺產和財富」。
「我們不可根據一種道德、社會、倫理或宗教形態來衡量自己或為自己分類,而應承認還存在另一種狀態,即我們是天父所愛、所期待和有待歡慶的子女,從我們白白蒙受這恩典的時刻起,沒人能抹去或消除這種狀態。」
教宗最後感謝在場信友在這片土地上為慈悲的福音作出的見證,感謝信友團體為成為慈悲的綠洲而努力不懈。他說:「我鼓勵和激勵你們繼續不斷地增進慈悲的文化,讓任何人都不會以冷漠對待別人,也不會轉面不顧別人的痛苦。」
回程接受記者訪問
教宗上主日傍晚結束了對摩洛哥的牧靈訪問,按照慣例在國際牧靈訪問的回程途中會見隨行記者。他與記者的談話主要圍繞在天主教徒與穆斯林的友愛互動,回顧了兩個月以來在阿聯酋和摩洛哥訪問的成果。教宗說:「我很滿意,因為在這兩次訪問中,我得以談論內心感觸最深的課題:和平、團結與友愛。我們在阿布扎比與穆斯林弟兄姊妹簽署了這份有關友愛的文件,然後在摩洛哥這裡親眼目睹了自由,以及所有弟兄姊妹滿懷敬意的友愛與接納。這是和睦共處的美麗花朵,肯定會結出許多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