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於日前舉辦「傳承中華文化書法講座」,邀請澳門書法家、澳門大瘋堂藝舍理事長蔡傳興先生為主講嘉賓。
漢字書法所用的文字,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文字,從它萌芽時期的仰韶文化算起,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而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已有將近四千年。它們隨著時間由簡單轉為繁複、由方正而變圓滑、由端正而趨於流暢。自古以來,書寫中國文字就要求勻稱美觀,因此它已不單是用來記錄事物,而且成為一種藝術,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中。
為加強學生對中國文化底蘊的認識,提升其審美能力,同時弘揚中國國粹,推動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讓學生能將所學用於生活上,藉此培養愛家愛國的良好公民。故該校於日前舉辦書法講座,讓學生透過專家講解,認識並學會欣賞中國文字中的不同字體。
是次講座上,蔡先生除講解漢字的歷史由來、結構組成、書寫時要注意的字體變化,還點評了學生的書法作品,更利用篆、隸、楷、行、草五種字體展示出漢字之美。蔡先生表示,學習書法就是學習做人的態度,從字裡行間可看出一個人的基本禮儀,又指,書法是傳承我國文化的重要途徑,現代人執筆忘字,更需要多寫多練習,讓寫字成為習慣才能寫得好字。
講座吸引全校師生參與,蔡先生的書法更讓在場學生讚嘆不已,紛紛向先生請字,現場氣氛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