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花地瑪聖母堂將於10月8日,下午3:30–5:00,在該堂禮堂舉辦信仰分享講座──「從花地瑪說起」,邀請湯寶臣先生主講。 講者湯寶臣先生是香港法律界人士,退休法官。他在1980年歐遊期間非刻意安排下去到花地瑪,並「意外地」有特別經歷。回港後,他進入香港大學修讀法律成為大律師,到1991年加入司法機構,他先當裁判官,到今年五月退休前他是原訟庭的法官,主要處理刑事案件。在1980至2017年期間湯先生再有多次返回花地瑪朝聖,見證了當地的改變和發展。
文:Marco Carvalho譯:寓風 8月9日是聖老楞佐堂的主保瞻禮,該堂屆時將舉行一場有別於往年的堂慶彌撒——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將為14位候洗者施洗,並為11位教友施放堅振聖事。聖老楞佐堂主任司鐸柳在炯神父接受《號角報》專訪,指出該堂是在區內最古老的教堂之一,今年的疫情雖留下了烙記,但並未使信友偏離信仰之路。
文:陳思穎、林康政 新編《教理講授指南》(Directory for Catechesis)剛在上星期四(6月25日)發布會上公布,為各地教會的傳道員,可謂一大喜訊。新指南共有十二章分三個部份,由宗座促進新福傳委員會編篡,經教宗方濟各核准出版。在新指南的發布會上,委員會三位蒙席負責主講,包括主席Mons. Rino Fisichella,秘書長Mons. Octavio Ruiz Arenas,以及成員Mons. Franz-Peter Tebartz-van Els,相信其解說有助本地澳門教會的培育反思。本文嘗試就新指南每部份主題,作要點簡介,並配以培育反思,希望能啟導教區各培育機關,以及堂區的傳道員和教理講授合作者,結合教理原則和應用方法,有系統和有方向的發展教理牧民工作,共負新福傳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