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母親的玫瑰(2) 文/文祖賢譯/吳志濠jmom.honlam.org 「好悶呀!不斷重複,我很容易分心的。」我們總有諸多理由不誦念玫瑰經。孩子可以納悶,重複和容易分心,但他們依然一整天呼叫「媽媽」。 我們為何要猶如孩子般呢?「因為天國正是屬於這樣的人」(瑪竇福音19:14),上主說。 「我就是不能平靜下來。有什麼方法能使我的腦海免於游離不定呢?」 這裡有幾個想法可能幫到你。 有一點事需要注意:玫瑰經不只是關係到瑪利亞。它更與耶穌息息相關。聖若望保祿二世繼承前任教宗們的教導,在《童貞瑪利亞玫瑰經》中寫道:「玫瑰經雖具有敬禮聖母瑪利亞的特色,但它本質上是一個以基督為中心的祈禱。」(第1點)「誦念玫瑰經無非就是與聖母瑪利亞一起默觀基督的面容。」(第3點)真福保祿六世在1974年寫道:「沒有默觀,玫瑰經猶如沒有靈魂的身體,誦念時猶如不斷機械化地重複著公式。」(《聖母敬禮》第47點) 若望保祿二世又指出:「聖母經的重心是耶穌之名,它可說是連接兩個部分的鉸鏈。有時在匆匆誦念玫瑰經時,會忽略了這重心,也就看不見與所默觀的基督奧蹟的關聯。然而正是同時強調耶穌的聖名以及他的奧蹟,才顯出誦念玫瑰經的意義與效果。」(第33點) 聖若望保祿二世同時又引述真福保祿六世的話:「某些地方依然保留一種習俗,每次念到聖母經的「耶穌」時加插一句短語作為默觀之用。這作用正是為了幫助我們的默觀祈禱,使我們的腦海和說話一致」(《聖母敬禮》第46點)例如,在德國,當默觀歡喜三端時,誦念到聖母經的「耶穌」會加上以下詞語:「geboren hast」(我推斷,意思是「其誕生」)。 祈禱是個人的事宜。這裡有些較實用的建議使你念玫瑰經時更個性化。 1. 閱讀相關的聖經段落。有些關於玫瑰經的書籍在每一端都會加入聖經章節。這對於默想和默觀有極大的幫助。2. 每端中關注一種德行,尤其是這些在當其時你認為所需要的。 3. 找出一些字或詞語加以強調。例如,聖施禮華經常會專注「現在」此字。其他人則重於「罪人」。 4. 每念到第十遍(聖母經)時在每端中加入意向。當我們非常需要一些東西,祈禱就會更有熱忱。 5. 使用影像。除了祈禱的書籍外,現在的手機程式提供聲頻和影像。影像能驅使我們專注。 6. 根據福音的記載,創造您個人的奧蹟。這主意是從我的朋友達味習得的。例如,在四旬期內,我們可以默想聖經有關慈悲的畫面或比喻。宗座禮儀部其實曾表示:「玫瑰經在特別的日子能以個人的奧蹟恰當地取代默想,使它更合乎禮儀時節的虔敬習俗」(Circular letter guidelines and proposals for the celebration of the Marian Year)。 當我們透過聖母的眼睛默想耶穌的生命時,我們會發現每一端歡喜或痛苦的時刻都是滿載光明和榮福的承諾。這光明呈現每一刻的意義,而這榮福的承諾使我們滿有希望。當我們念玫瑰經時,我們的生命是充滿意義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