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墨西哥瓜達盧佩聖母朝聖之旅

文:余佩嬋

2018年12月1日至18日,我參與了澳門天主教朝聖服務協會舉辦的墨西哥瓜達盧佩聖母朝聖團,我對此十八天朝聖之旅有很深的體會,特別在信仰上,加深了我對瓜達盧佩聖母的認識與敬愛。聖母早在1531年在墨西哥顯現,因而有八百萬以上的印弟安人信奉天主教,這次有幸親身感受當地的民眾如何對瓜達盧佩聖母的虔敬,而在臨近12月12日瞻禮的時候,每天都會有數以萬計的人湧往瓜達盧佩聖母大殿,慶祝的熱鬧氣氛,如同國慶節日般的舉國歡騰,大街小巷都充塞著車子、穿著民族服飾的信眾,邊行邊唱,如同嘉年華場面令街道水洩不通,他們除在教堂內參與大禮彌撒外,外面的廣場上穿上不同服飾的群眾,音樂齊鳴載歌載舞而歡騰。其次從歷史文化發展的角度看,參觀了當地的瑪雅文化遺址「特奧蒂瓦坎(Teotihuacan)金字塔」,他們以精美的神廟和石雕聞名,座落著「特奧蒂瓦坎(Teotihuacan)金字塔」,為外界所熟知的兩座巨大的金字塔,太陽金字塔(Piramide Del Sol)是世界第三大金字塔,底座每邊有222米長,現僅有70米高,由三百萬噸石頭堆積而成,於公元一百年左右竣工。爬上金字塔248級台階,在頂端可以將這個古代城市的美景盡收眼簾呢!還有「卡斯蒂略金字塔(El Castillo)」是一座巨大的瑪雅石制「日曆」,這座25米高的建築是在舊神廟的基礎上擴建的,台階沿途有羽蛇神的雕像,神廟頂部門口繪有托爾特克武士。身處這裡的古建築不禁讚嘆他們在天文星象的計算有頗高的智慧,使人認識此地的古文明與中國、印度等國的古文明不相上下。

在十八天的朝聖中,走訪了首都墨西哥城(Mexico City)、坎昆(Cancun)、Zamora Michoacan、Santuario deSantoToribio(何神父家鄉),還到古巴首都夏灣拿(Havana)等地,每天在不同的教堂參與彌撒,約數有十多座教堂,其建築設計尤以哥德式建築的風格為主,有些已有數百年之久,是十五至十六世紀期間,歐洲的傳教士來到墨西哥傳教的歷史見證。當你進入巍峨的聖堂參拜時,每間的祭台上必供奉瓜達盧佩聖母像,可見當地信眾對瓜達盧佩聖母的虔敬如此深厚,一如葡國人對花地瑪聖母及法國人對露德聖母同受孝愛。瓜達盧佩聖母是保護生命之主保,保護當時被墨西哥人屠殺的婦孺,挽救無數的生命,聖母的顯現令墨西哥人得以自由生活,令數以萬計的印弟安人皈依天主。此一奇蹟廣傳至今數百年,仍歷久不衰,除傳遍中美洲外,南美洲亦深受影響,天主教的福傳工作得以傳遍大地。今年澳門教區亦於瓜達盧佩聖母瞻禮日舉行大禮彌撒,還唱《Himno Guadalupano》西班牙文聖歌,而我首次在墨西哥學會唱此聖歌,在澳門教堂舉行禮儀時亦由墨西哥人誦唱,足以聖詠無分種族與文化,只有同心一德頌揚上主。

朝聖團的四十位團友中,何知行神父為領隊神師,他照顧每一位朝聖者真是無微不致,令眾人也感受到天主與我們同在,最深刻的感受是他忘我的行動:在朝聖者當中有數人感染水土不服患病,期間他不辭勞苦為他們找醫生及施行傅油聖事,除關心每一位的身體健康之外,還關注我們的心靈健康,每次彌撒講道中,說出啟發人心的話語,滋養心靈,鼓勵各人朝向天主、信賴上主,努力走向成聖之路,這是基督徒應有的使命。他每日的訓導令人心靈得以安慰與舒暢,亦堅固我們信德以跟隨基督。何神父的謙卑和溫良的態度,亦使我尊敬與學習,相信認識他的人都會認同吧!

最深刻的朝聖行程中,在Zamora地方去到何神父於1996年晉鐸的主教座堂(Guatalicpe),它建於十九世紀,而在廿世紀三十年代因政治問題而停建,到了1975年再由政府交回教區重建,因此何神父是第一位在此晉鐸的神父。還到他年青時入讀的修院參觀,此處佔地頗大,有偌大的足球場、果園及聖堂、教室、康樂室、飯堂、宿舍、會客室等,走訪時見到何神父的姨甥,原來他是在此修院讀書,已晉升為執事,明年六月他將晉升神父,難得與我們會面,他有何神父舅父之風,將來定必是一位善牧者。最後的兩天行程是來到何神父的家鄉,而他的墨西哥朋友鋼琴家Mr. Rogelio專程來到此地與他相聚,並在家鄉的教堂彌撒中彈奏聖樂,亦有一位專業女歌手誦唱聖詠,以唱西班牙文聖母頌,聲音嘹亮,感動人心。彌撒中何神父用西班牙語及廣東話讀經,兩國的信眾在同一信仰下,無分語言、種族,共聚於天父的大家庭內,而最感受到家庭氣氛的一次聚餐,就是在何神父表姐開的庭園餐廳共晉午餐,數十位何神父的家庭成員各自帶來自製的家庭菜餚,讓我們品嚐當地的食品,感受墨西哥人的簡樸民風;他們熱情的款待,實是難得的經歷。第二天再拜訪他哥哥及家人,他們住的房舍旁是一座興建中的新教堂,現只建了外牆模型,內堂掛著一幅大海報,印上教堂外貌景觀及寫上「上主愛樂捐助的人(格後9:7),感謝澳門的兄弟姊妹對本聖堂的捐獻與支持」的中文字。當天晚上在此堂與他們家人及眾教友一齊參與彌撒,由何神父主持聖祭外,還有他的老師及姨甥襄禮,彌撒中有數位墨西哥青年用結他伴奏唱聖詠,更顯禮儀的隆重特質,光榮天主和聖化信友。

值得回顧是到瓜達盧佩聖母大殿朝拜及參與彌撒;這兩天情境最能體會墨西哥人對節日的慶祝如此歡愉,對聖母的熱愛如此深厚,聖母的顯現對一些土著民族在信仰上起了很大的改變,使中美洲的天主教信仰獲得蓬勃的發展,甚至到南美洲各地,令更多人得以悔改皈依,達至和平共處的真正人間天堂。在坎昆(Cancum)的解結聖母聖堂(The Sanctuary of Maria Desatadora de Nudos)的聖祭中,何神父特為朝聖團的六對夫婦祝福,他們亦分享對婚姻的體會,場面頗溫馨感人。我對「解結聖母」的敬禮由來經今次到訪此地才認識;源於十七世紀初的德國,「解結聖母」像是由一位德國的神父為了紀念祖父母感人肺腑的愛情事蹟,邀請一位傑出畫家繪製此聖像,教宗方濟各曾在德國看到了此聖母像,倍受感動,將畫像複製成明信片寄回他家鄉,並在拉丁美洲推廣對「解結聖母」的敬禮。在梵諦岡的公眾接待大廳牆壁中央懸掛一幅「解結聖母」油畫,給引來訪的信友及國際媒體的關注與好奇,因「解結聖母」像是教宗最喜愛的畫像,也是記載他德國留學生活寫照的靈跡聖像。

行程的第十三日往耶穌君王堂(Monumento a Cristo Rey),參與彌撒,車程行了五小時抵達2680米的高山上,此堂於1944年興建,基督君王像高達23米,巍峨聳立在教堂頂部,它標誌著墨西哥擺脫無神極權時代,教堂內祭台上空圓環四周掛有刺冠和皇冠,象徵基督兩次的來臨意義。何神父的家姐及姐夫家人早已到達,大家在教堂內相見的一刻,感到親情可貴,藉此朝聖機會與家人共聚,夫復何求?更顯天主的愛永遠常存。

期間回顧最深刻是從墨西哥飛到古巴首都夏灣拿(Havana),也令人印象深刻;據知它是棒球、雪茄、蔗糖聞名,且是一個極具深度的國家,對拉丁音樂愛好者,必定對經典歌曲〈關達納美拉〉(Guantanamera)十分熟悉,海明威的讀者定會看過《老人與海》。海明威留在古巴的足跡也成為「社會記憶」。其實這些就透露出古巴迷人的風采。踏上古巴第一印象看見市內的建築物大多是十九世紀初期的歐陸式樓房建築,仍保留至今,有些外貌殘破,街道上隨處可見行走的老爺車,人力三輪車等,很有十九世紀的風情。我們參觀天主教教堂,參觀了四間而其中兩間都以哥德式建築為主,其中一間普世君王堂建於1948年,到了1957年由聖方濟各會管理,現今的本堂神父是巴西人,他來古巴服務只八個月時間,另一間是主教座堂,亦恭奉無原罪聖母為主保,我們在此堂望彌撒,正值是恩寵時刻呢!除教堂外,還參觀了提岸的「Revolution Square」的「El Canhonaso」的發炮儀式。舊城區中的耶穌聖心堂建於1923年,由耶穌會神父管理,據堂區神父講述他們在此傳教的困難;例如不容易辦教會學校,只可設立文化活動中心,為當地青少年學習一些文娛活動等課程。相比之下我們生活在自由國家是何等幸福呢!據神父說2023年便是建堂一百週年,笑問我們可有興趣來湊熱鬧呢?在古巴的三天行程中,令人回想中國在改革開放前的人民生活,如今在古巴可感受到一直生活自由資本主義地方的我們,可感到幸福?據知古巴的天主教信仰仍然低落,未來仍有賴傳教士不斷努力的做福傳工作,祈願古巴人民生活在一個自由、和平、仁愛的地域;祈願基督福音的精神值根古巴人民的心靈。

綜觀十八天的行程中,朝聖團的團友彼此關懷、照顧,尤其是男團友主動幫助一些女團友搬送行李;值得欣賞。至於總領隊的李太及神師何神父的悉心安排與關懷,更是深感銘謝;不能不提的Mr. Alexander,他是何神父古巴當地的朋友與Mrs.Teresa,她是何神父墨西哥當地朋友,期間陪同我們並為我們預定酒店、餐飲及車輛等事宜,感謝她的慷慨付出,最開心她也學會幾句廣東話與我們交談,我們就這樣開展中墨兩國友誼的第一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