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祖賢神父譯:吳志濠 聖事的質料和形式 感恩(聖體)聖事是一個多方面的現實。因此,它有不同的名稱,各名稱表達了聖事所蘊藏的不同現實。《天主教教理簡編》第275點說:「這聖事所具有取之不盡的富饒,可由其不同的名稱表達出來,每個名稱展現出此聖事的不同層面。最常見的名稱是:感恩(聖體)聖事,神聖的彌撒,主的晚餐,擘餅,感恩祭,主受難、死亡和復活的紀念,神聖的祭獻,神聖的禮儀,神聖奧跡,至聖聖事,領聖體(共融)」。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上主日(27日,喜樂主日)下午假主教座堂舉行候洗者第二次考核禮,由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主禮,一眾來自各堂區將於今年復活節領受入門聖事的候洗者及代父母一同出席。
文:陳繼容 每年的12月7日,天主教會慶祝她其中一位重要的教父兼聖師:米蘭主教聖安博(舊譯作「聖安博羅削」)的瞻禮。聖安博於主後340年左右,在泰威士(Treves)出生。泰威士在今日德國東部,當年是羅馬帝國的領土。他於主後397年4月4號在米蘭去世,當時他還不到六十歲。聖安博出生時,他父親正擔任高盧(Gauls),即今日法德等地區的總督。他的家庭是個天主教家庭,他小時候父親便去世,母親於是帶着他到羅馬,讓他接受最好的教育,以便日後進入仕途,所以他接受了很好的修辭學和法學培育和訓練。主後370年,他當時大約30歲,被委任為艾美尼亞(Emilia)和尼古利亞(Liguria),這兩個位於義大利北部的省份的總督,總部設在米蘭。那聖安博又怎會從總督變成米蘭的主教?說起來還真的像個傳奇故事一樣,可以說,那完全是天主的旨意。而安博也因着他的聖德和神學思想,特別是他對聖經的熱愛及對主耶穌基督的愛慕,最终成為教會的教父和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