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菲律賓每年1月9日慶祝「黑耶穌」節日,並在首都馬尼拉基里諾大看台(Quirino Grandstand)舉行一年一度的傳統——黑耶穌出遊,與往年一樣,當局估計約數500萬名信友參與遊行。
菲律賓馬尼拉的黑耶穌雕像遊行源自十七世紀。信友們爭先恐後地簇擁在雕像旁,觸摸耶穌像。為了預防恐怖襲擊和意外,今年菲律賓警方動員了七千名警員,沿著至少六公里的遊行路程維持治安。該國紅十字會為上百名暈眩和受輕傷的民眾提供了急救服務,但未傳出嚴重事故。
遊行當晚,馬尼拉總主教塔格萊樞機(Cardinal Luis Tagle of Manila)在洗者聖若翰堂主持彌撒。他提醒信友,要謹慎勿墮入成為極端的入迷者,並強調真正的奉獻在於一個人整生的生活,而非只是一天的生活:「敬禮黑耶穌等同於敬愛主耶穌,而非狂熱主義。一個真正虔敬的人懂得去愛:敬禮的本質在於愛。狂熱分子緊抓不放的只是那能為自己帶來益處的事物。虔敬的人深愛耶穌,狂熱分子卻不懂得愛」他又說,一切的敬禮都應該是每天的行動,「是出於愛、忠實和合一,但必須是每天的行動。」
約七公里、長達19小時的黑耶穌出遊,是亞洲其中一個著名的宗教活動,每年吸引大批信友參加。
這尊聖像所雕刻的耶穌,身披褐紅色的外袍、頭戴茨冠,肩上重壓上十字架。1606年5月31日,當菲律賓仍處於被西班牙統治時期,一位西班牙籍的奧斯定會神父,乘船從墨西哥帶來這尊木製的耶穌聖像。
由於聖像的耶穌膚色偏黑,因而有「黑耶穌」之稱。據悉,聖像偏黑的原因,是因為在運往菲律賓時,船隻在航程中突然失火,但這尊耶穌雕像奇跡似地逃過火災,只是被煙薰黑;亦有另一說法,是因為在製作雕像時,墨西哥的雕塑家以蠟燭燒過,令顏色偏黑。
人們對這尊黑耶穌像的敬禮也得到了聖座的認可:1650年,在依諾增爵十世教宗牧職期間,納匝肋人耶穌兄弟會(la Confradia de Jesus Nazareno)按照教會法正式成立。19世紀,庇護七世教宗也敬禮黑耶穌雕像,將全大赦頒賜予「所有向黑耶穌雕像虔誠地祈禱的人」。
來源:梵蒂岡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