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2月及3月份泰澤共融祈禱會

2018年,泰澤祈禱會小組將會繼續舉辦每月泰澤共融祈禱,讓我們在祈禱中,一起發現和感受這個 「永不枯竭的喜樂」(泰澤院長艾樂思修士(Brother Alois)寫給團體的書信)。 2月份祈禱會將於2月10日(星期六)晚上8時,在教區青年牧民中心三樓活動室進行;3月份祈禱會將於3月3日(星期六)晚上8時半,在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聖嘉辣小堂舉行,歡迎各位主內的弟兄姊妹參與。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德蘭學校高小學生靈修日營

(本報訊)聖德蘭學校為培養學生成為能在天主內作選擇的精靈小孩,於1月26日邀請香港寶血靜院靈修小組,在校內為高小學生舉辦『精靈一族話事人』生命教育靈修日營,透過不同方式的活動,讓學生經驗作一個在天主內話事人的喜樂,以活出童真和自由。當天活動形式多元,主要從聖經中耶穌三退魔誘為核心,透過日常生活的處境,以耶穌拒抗誘惑的榜樣,作出良心的抉擇,體會在天主內自己話事的人格和價值特質,從而懂得要按照天主的話去生活和做事,尤其是在面對兩難的境況。是次靈修活動,學生能深入反思一己的生活態度,並加深認同天主聖言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鮑青網「陪著你跑」慈善賽  暨鮑青網25週年慈善嘉年華

(本報訊)今年為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成立25週年,該會將於2018年3月25日(星期日)下午,假澳門大學舉辦『鮑青網「陪著你跑」慈善賽暨鮑青網25週年慈善嘉年華』,以提升社會大眾對特殊需要兒童的關注,並透過活動籌募經費,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及其家庭開展支援服務。 是次慈善賽內容包括慈善步行、個人挑戰賽、中學生/大學生/企業團體賽,慈善嘉年華內容則包括攤位遊戲、舞台表演、鮑青網25週年慶祝活動啓動儀式等等。有興趣參與及支持是次活動的朋友,可以於該會網站 www.bys.org.mo 下載活動章程及報名表,再透過銀行入數方式繳交報名費或捐款。如欲捐款支持此活動,可將善款存入華僑永亨銀行 570727-001。祈請各界慷慨解囊,共襄善舉。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澳門明愛66週年慈善聚餐

(本報訊)澳門明愛於2月4日(星期日)晚,假萬豪軒舉行「明愛66週年慈善聚餐」,得到各界善長的支持,聚餐筵開106席,超過 1,200人出席。新春將至,藉著活動讓善長們偕同親友、員工一起,與明愛同工及服務使用者共慶團年,齊迎新歲,同時為明愛籌募社會服務經費。 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帶領明愛轄下各服務單位主管在祝酒後,向參與的善長們致謝及送上新年祝願。潘志明亦在致辭中感謝善長、同工、義工及服務使用者多年來對明愛的支持與信任,延續和發揮明愛創辦人陸毅神父以愛傳愛,溫暖人心的工作。當晚籌得善款逾澳門幣貳拾柒萬元(270,000),將作為支持澳門明愛的社會服務經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士。聚餐上還有澳門理工學院長者書院、澳門怡情樂聚樂隊、魔術師梁子駿、本地歌手高菁的精彩演出,歡樂氣氛洋溢全場。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教區學校嘉年華 傳揚「敬師愛生,傳頌感恩」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教區學校聯合議會聯同七所教區直屬學校,於上月27日(六)假澳門塔石廣場舉辦「教區學校嘉年華」,並於中午12時舉行開幕儀式,出席嘉賓包括天主教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與青年工作部徐婷部長、教育暨青年局梁慧琪副局長、民政總署公民教育及資訊處林微笑處長、中華教育會理事長陳虹議員、天主教學校聯會會長周伯輝神父及理事長黃彪校長、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廖芷珊主任,以及各教區學校校監、校董及校長。 當日氣溫轉涼,但亦無減出席嘉賓、師生及市民的熱情,為體現活動主題「敬師愛生,傳頌感恩」,開幕儀式首播了感謝微電影《敬師愛生》,片中演員全為教區學校師生,並透過三段日常師生互動的片段,刻劃出兩者間共融、友愛的關係,亦藉機會讓教區學校學生「親口」感謝一直為他們辛勤工作、默默耕耘的教區學校教師,以表達「感恩;由一句感謝開始」的精神。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第26屆世界病人日

普世教會將於今年2月11日慶祝第26屆世界病人日,教宗方濟各特為此撰寫文告,呼籲教會對病患及其照護者的服務事工,必須秉持不斷更新的活力,持續下去,以忠於主的命令,並追隨教會創立者和師傅──耶穌的芳表。 今年世界病人日的主題,取自耶穌在十字架上向祂的母親瑪利亞和若望所說的話:「『女人,看,妳的兒子!』…『看,你的母親!』就從那時起,那門徒把她接到自己家裡。」(若十九26-27) 耶穌的這句話,是瑪利亞身為人類之母的召叫起源。她特別成為她聖子門徒們的母親,照顧他們和他們一生的旅程。教會對有急需者和病患應盡的母職,透過她兩千年的歷史中,對病患所做出一連串令人折服的積極行動,具體地表現出來。這段犧牲奉獻的歷史,不應輕言遺忘,事實上直至今日,它仍在世界各地持續不斷地重演。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世界主教會議以青年人為題,運用社交媒體作準備

(天亞社訊)世界主教會議將於2018年10月在羅馬召開,主題為「青年、信仰與聖召辨明」。《Facebook》、《Instagram》及《Twitter》的社交媒體平台,正為是次會議的籌備工作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全球各地的年青人將有機會在3月19至24日經《Facebook》參與主教會議的前期討論。該討論由教宗方濟各及30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主教會議官方代表一起召開。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教會的訓導權和禮儀改革5】「我們仍須努力」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何紹玲 禮儀改革帶給教會其中一份恩賜,便是更能全面地使用聖經。《禮儀》憲章(Sacrosanctum Concilium,下稱SC)表明:「為給信友們準備更豐盛的天主言語的餐桌,應該敞開聖經的寶庫,以便使教友們,在規定的年限內,能夠讀到聖經的重要部分。」(SC 51)。彌撒中的讀經是循環式,給信友們很多默禱的靈感,從而對天主聖言理解更深、更能融入。 羅馬彌撒經本(第三版)的奉獻禮儀指出「信眾們透過奉獻來表達他們全心全意參與,呈獻餅酒或其他獻儀,以缓解教會的需要和濟貧。」奉獻禮的「其他奉獻」,提醒教友有關《教會》教義憲章(Lumen Gentium,34)的教誨,就是「他們的一切工作、祈禱、傳教活動、夫婦及家庭生活、每天的辛勞、身心的消遣等等,如果是因聖神而作的,甚至忍受生活的艱苦,都會變成精神的祭品,經耶穌基督而為天父所悅納(參閱伯前2:5)。」憲章繼續解釋:「在舉行彌撒時,與主的聖體,虔誠地奉獻給天父。這樣以敬天主的資格,處處表現聖德,教友們便為天主聖化世界。」 有人可能會問:「改革是否已完成並忠實執行?」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與慈悲相遇】悔悟

編按:為回應李斌生主教促進「慈悲文化」的呼籲,本報今期起新增「與慈悲相遇」一欄,鼓勵各位讀者來稿,寫下個人修和經驗和故事,與其他教友作神修上的分享。 以下是一位內地教友的來稿,分享自己因年少所犯的罪,最後被醫生診斷不能再生育;但靠着天主的恩寵與慈悲,奇蹟出現了,她最後能夠願望成真。 文:姜路濟亞 我是一名基督徒,然而,我在天主面前曾經犯過重罪。可是,我想在這裡分享是不僅僅是我犯的罪,更想分享天主在我身上所施予的仁慈、憐憫與寬恕,天主不捨棄任何一個仰望他的人。 在我結婚以後,由於年輕,貪玩,不懂主的道理,也不想履行做母親的責任,只想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生活,因此曾經兩次墮胎。我當時想着:作為女人,不想要孩子就可以墮胎;想要孩子就可以生育,這些都不是困難。可是,當我想做媽媽的時候,到醫院作檢查,結果醫生告訴我說,我不能再生育了,因為我的雙側輸卵管已經阻塞。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陳日君樞機接受意媒訪問:若放棄了信德,還說甚麼福傳?

1月22日,亞洲通訊社(Asianews)的林若翰(John Baptist Lin)撰文,指出「聖座要求汕頭教區(廣東省)的伯多祿.莊建堅蒙席辭職,要求他把主教席位讓給非法且被絕罰的黃炳章主教。莊蒙席去年10月時也收到這一要求。福建省閩東教區的正式主教郭希錦蒙席,也將被降格成為非法主教詹思祿蒙席的輔理主教或助理主教。」 兩日後,教宗方濟各表明:「人類因其宗教成員而受到迫害和殺害,是絕對不能接受!每一個人都有自由和無拘束地信奉自己宗教信仰的權利。」 本報英文版其中一位投稿人Aurelio Porfiri,與香港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作尋求一些意見。 樞機證實,「11月傳來的消息,指兩名合法主教被要求為兩名非法人士讓位,其中一人更已被絕罰。這令我們十分擔心。對中國教會來說,這將是一個悲劇。這麼多年來,都是對他們(中國教友)要堅持、忠實,現在卻要他們投降!」他隨後補充:「這似是要求弱者順從強者……但現實是,我們在教會內有很大的力量,這力量是精神上的力量。」 陳樞機又透露,儘管自己年紀大了,還有一些疾病,但他認為有必要前往羅馬,特地要求與教宗方濟各會面。他續說:「只是有某些人哭着懇求我把信件交給教宗,現在,我也不敢肯定我的信件是否到達教宗手上!所以我決定去參與每星期週三的覲見教宗大會,並且親自把信函交到教宗手上。仁慈的教宗,給予我一個會談的機會。從這一切看來,我感到教宗不是完全贊成這種退讓、一種沒有基礎的妥協。我們希望教宗能停止這個錯誤的趨勢。信德是我們的根源!在聖事方面的應同,我們可能會有分歧,但我們不能放棄信德。因為若放棄了信德我們說甚麼福傳?因為教會若再也不是教會的話,她還拿甚麼去福傳?」 三天後,陳樞機於社交網站Facebook及其網誌上,發布一個更詳盡的報道,並邀請各人為教宗祈禱,以一段傳統拉丁文的禱文作結:「Oremus pro Pontifice Nostro Francisco. Dominus conservet eum et vivificet eum et beatum faciat eum in terra et non tradat eum in animam inimicorum ejus.」 而聖座新聞室主任伯克(Greg Burke)週二(30日)發表聲明回應,闡明「教宗在中國問題上一直與合作者(尤其是聖座國務院保持聯繫),聽取他們對有關彙報。」他又說,教宗同時亦以關注的態度陪伴雙方展開對話的進程,因此對所造成的混亂和爭議感到驚訝和遺憾。 陳樞機對聲明撰文,強調自己的「言論會引起爭論,但不是混亂」,並希望此爭論能達致「懸崖勒馬」之舉。 ****************************************************************************************** 陳日君樞機接受 Aurelio Porfiri 訪問內容(譯自意大利文):   尊敬的陳樞機,這些消息中有多少真確性? 人所共知一直以來政府企圖插手控制教會祝聖的主教。最近教宗曾經慎重地談及這一點。所以我們也感到安心。但在11月收到的消息是兩位合法的主教被要求退位讓給兩位不合法的人士,其中一名還是被逐出教會的。這憂慮,對中國教會來說,是一件悲痛的事。多年來中國教會一直從一而終的堅持,而現在他們說要放棄!那為甚麼是這樣呢?沒有獲得任何東西而放棄只因為中國政府感到強大,令人可怕,有龐大的經濟手段從而弱者要屈服於強者手上……但事實上,我們教會內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是強大的精神力量。   為何我們會到了這個地步? 這真是一個難理解的(問題),我們還未看到他們究竟要以甚麼來交換,中國政府只想控制一切!而我們就全部交出!這是個不解的迷思。如果梵蒂崗正式下令要放棄的話,對一些經歷多年抗爭和被剝奪的人,是會接受;放棄是並非困難的。但是有些人將會繼續反抗並且會說教會一直告訴他們,一個獨立的教會其實已經是客觀地分裂出去。在歷任教宗基於仁慈,一直對中國教會避免使用「分裂」一詞。這樣怎能說成是一個進步,去迫使所有人進入這個分裂的教會?不可思議,簡直難以置信。   最近您曾到過羅馬,而且有機會去見教宗,你有甚麼感受? 我已經是個老人家,年老又多病痛。最近我去了羅馬及世界各地,他們都建議我小心保重。只是有某些人哭着懇求我把信件交給教宗;現在,我也不敢肯定我的信件是否到達教宗手上!所以我決定去參與每星期週三的公開接見活動(Wednesday Audience),並且親自把信函呈給教宗,仁慈的教宗給予我一個會談的機會。 從這一切看來,我感到教宗不是完全贊成這種退讓,一種沒有基礎的妥協。我們希望教宗能停止這個錯誤的趨勢。信德是我們的根源!在聖事方面的應同,我們可能會有分歧,但我們不能放棄信德。因為若放棄了信德我們說甚麼福傳?因為教會再也不是教會的話,她還拿甚麼去福傳?   資料來源:Aurelio Porfir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