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公開接見:祈禱以生活本身為開端,讓我們免於絕望

教宗方濟各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上週三開始關於《天主經》要理講授的行程。這次的主題為“祈禱是一種懷著信賴的請求”。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2日)上午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講解《天主經》中的要理,並闡述了「祈禱是一種懷着信賴的請求」的含義。教宗表明,《天主經》雖然「簡短」,卻「大膽而直接」,因為「耶穌沒有教導『討好』上主的祈禱,而是邀請我們向祂求恩,推翻敬畏和恐懼的障礙。」

教宗表示,在《天主經》中「沒有開場白」,只有「親密關係」和「子女的信賴。《天主經》在人的具體生活中扎根。例如,它讓我們祈求日用的食糧:這單純卻必要的祈求説明信仰不是一個與生活脫節、用來‘裝飾’的問題,只有在所有其它需求都得到滿足時才存在。」

「更確切地說,祈禱是以生活本身作為開端。在人的生活中,耶穌教給我們不是在酒足飯飽之後才開始祈禱,而是在任何有人的地方都存在祈禱,任何一個飢餓、哭泣和掙扎的人,以及詢問“為什麽會這樣”的人都能祈禱。」

在某些情況中,「我們的第一次祈禱正是那伴隨出生後第一口呼吸的啼哭聲,這哭聲在宣告我們整個一生的命運:我們會不斷地飢餓,不斷地口渴,以及我們對幸福的追求。」

「耶穌在祈禱中不想去除人性,也無意使人麻木。祂不希望我們減少求恩和需要而學習忍受一切。相反地,祂願意我們的各種痛苦、各種不安都上達高天,化為交談。」

教宗向在場信友們表明,我們衆人都應學習那個「在耶里哥城門前乞討的瞎子」。他不擔心會打擾師傅,會因他的叫喊而惹人討厭:「他只想得到痊癒。祈禱不只是先於救恩,在某種意義上它已經涵蓋了救恩,因為祈禱使人免於絕望,那是不相信能夠走出許多無法忍受境遇者的狀況。」

過去有些人秉持這樣的理論,認為「求恩的祈禱是一種信德薄弱的表現」,而「更真實」的祈禱則是「純粹的讚美,不帶著任何請求的負擔尋求天主」。教宗強調,這並不符合真實情況。「求恩的信德是真實的!是出自本能的祈禱!這是相信天主是聖善、全能的父親的行為」。

「這行為也在於相信我自己是卑微的人、罪人和需要幫助的人。因此,求恩的祈禱是非常高尚的。天主是施予我們無限憐憫的父親,願意祂的子女沒有畏懼地與祂交談,直接對祂說:‘父啊’或在困境中說:‘主啊,祢對我做了什麽事?’要直接交談。我們可以向祂述説一切,包括在我們生活中所存留的曲折及不可理喻的事情。」

教宗最後在問候信友團體時,也提到當天是瓜達盧佩聖母慶日。教宗說,「聖若望保祿二世懇求聖母保護兒童的生命和純真,尤其是那些處於不能出生危險中的胎兒」。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