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友篇: 一趟帶來轉變之旅
拜科技進步所賜,世界的國與國距離,因著航空業務的便捷而拉近,互相走訪他國的人流也頻繁起來,「朝聖」活動也因此而在近年興起。
然而,不同形式的「朝聖」著實各具特色,有的各自背負行囊,走一段漫長的山野之路,體驗信仰給予精神的支柱、有的走訪聖人的足跡,見證聖人的行實、有的走訪各地的聖堂,了解教會福傳經歷的輝煌與蒼涼……一趟朝聖之旅,會帶來怎樣的收穫?且看看一團朝聖者的分享吧!
七月下旬一個前往馬來西亞的朝聖團,主要是尋找澳門教區的主保聖人——聖方濟各沙勿略東來傳教的足跡,以及參與大山腳聖安納的聖像出遊。
團友懷著不一樣的期待與盼望報名參加,有的是朝聖初體驗、有的只想出外走走,放鬆心情、有的想體驗異國聖像出遊的特色、有的病痛纏身,憂心忡忡的隨團出發。
整個旅程由神師帶領,每天彌撒、祈禱、神師講道、團友的真心分享,在不覺間得到了互相的提醒及激勵,在祈禱中得到天父的俯允,回到家庭生活中,發現了奇妙的變化。
縱觀參與這趟朝聖團的兄弟姊妹分享,經歷此行,帶來了新希望、看到了轉機、體驗了奇蹟般的改變……朝聖,為每位團員附著不同形式的意義,相信這是天父的旨意,由祂引領著。
回到初心
文:李太
每年協會都辦到上川島的朝聖團,為讓更多的教友認識澳門教區主保聖人——聖方濟各沙勿略,聖人在距離澳門不遠的上川島離世。
聖方濟各沙勿略生於西班牙,在巴黎讀大學,曾到意大利、葡萄牙、印度、馬來西亞、印尼及日本等地傳教,最後在中國的上川島結束了聖人在世上的任務。
去年一位研究歷史的神父說過,近年到海外朝聖十分普遍,尋找聖人的足跡,到聖人曾經到過的地方,默想他的行實,反醒自我的信仰生活肯定獲益。然而,要認識聖方濟各沙勿略的朝聖活動,由澳門教友主辦就最適合不過了。
這趟馬來西亞朝聖之旅,就是到聖方濟各沙勿略在傳教旅程中,受到最大挫折的馬六甲,還有檳城的聖安納大教堂。為了團友們身心靈都富足充實,整個旅程,除了兩個重要朝聖點外,膳食也有悉心安排,差點「榴連」忘返呢!
幸得澳門耶穌會神父的引薦,獲馬來西亞華僑耶穌會會士黃瑞俊神父答應為這次的隨團神師,由耶穌會會士帶領著認識聖方濟各沙勿略,顯然是完美不過了。由馬六甲開始,黃神父全程參與,每日在不同聖堂為團友開彌撒,在旅遊車上鼓勵各人分享過往的朝聖經驗。
黃神父的講道及分享都以普通話為主,團友中不少對普通話理解有點費力,充當即時傳譯迅即成為我的重大任務。為此,需要更專心地聽神父講道的一字一句,馬上速記下來,再轉達給各團友。神父對即時傳譯報以肯定的一句「講得很好」,這確是給我莫大的鼓勵!
其實,我的普通話真的很普通,能夠聽得懂,大概是之前熟讀了當天的經文,而神父當日的內容多是講聖母,也恰好我最近研讀了些關於聖母的章節,在翻譯上就自然得心應手。這樣的順利該不是僥倖,正好是提醒了我:作好事前的「準備」及掌握重點的「傳譯」,不就是做好朝聖服務的關鍵了嗎!
在旅程結束前,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神父為大家作了行程的總結。黃神父在總結中,引述米該亞先知書「上主要求於你的是甚麼:無非就是履行正義,愛好慈善,虛心與你的天主來往。」(米6:8)。神父提醒大家,檢視自己的日常生活,如何回應上主的要求,還希望大家思考三個問題作為此行的功課:報名參團時抱著怎樣的期望?在旅途中哪些讓你觸動的地方?這趟朝聖有哪些得著?
黃神父在分享的感言中提到:現任教宗方濟各在1953年他聽到「耶穌從那裡前行,看見一個人在稅關那裡坐著,名叫瑪竇,對他說:「跟隨我!」他就起來跟隨了耶穌。」(瑪9:9) 教宗被吸引注視耶穌基督的臉容,祂的眼神。
我可曾定睛凝視過基督?有認真聆聽祂的話嗎?是否更需要加深對天主、耶穌基督的認識?
在過往多年的朝聖服務工作中,努力學習認識聖人的事蹟、教會、澳門教區以及聖堂的歷史等等。感恩今次馬來西亞朝聖的經歷喚醒了我,應該返回原點,是耶穌基督,應由聖經中常親近祂、多認識祂、甘心追隨祂、由祂帶領。
壓軸行程是參加大山腳聖安納瞻禮彌撒及晚上的聖像出遊,既為整個旅程劃上完美的句號,更為了我人生第二個甲子作啟動。在主保聖人曾顯現的地方再出發,予以更大的助力繼續為主耶穌基督作見證。
朝聖初體驗
文:墨水
經常聽到朋友說去朝聖,但我真的不知道朝聖究竟會做些甚麼?一次偶然機會,看到堂區報告板的海報,碰上時間合適,於是就報名了。
其中一位團友在車上分享她的朝聖體驗。她們一家以前都是屬冷淡教友,因為某一次的朝聖旅程,改變了大家對信仰的熱忱,認真地履行一個真正基督徒應有的本份,這令我想起我的家人,因他們也屬於冷淡教友一族。
那天,當我踏進大山腳聖安納聖堂時,看見祭台上方懸著耶穌被釘在十字架的苦像,我頓時覺得心痛,我跪下,默想,想起耶穌曾説過的一番話,「我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 13:34-35)此時,我深信天主會仁慈看顧所有遵從祂旨意的人,於是我將自己的一切交託給衪。當祈禱後轉身離開時,竟看見聖堂出囗處上方有耶穌升天像,耶穌雙手張開,好像接受了我的禱告,我覺得非常喜悅。
「愛」……
想不到第一次去朝聖,除了可以盡情享受當地美食之外,最深刻印象就是每天在不同聖堂參加彌撒、聆聽聖言及彼此分享,這一切我之前從未經驗過的。清楚記得李太曾說過:「幸福是我們」。返回澳門後,「幸福」這兩個字仍然停留在我的腦海中,我們既是天父的子女,而天父正是幸福的泉源。
圓滿的旅程 : 包容與互助
文:熊大
「也許我每天有吃、有渴、有地方住、我的傷也得到妥善照顧,倘若我沒有找到主的愛,我並沒有走到任何所在。」(取自聖雅各伯之路祈禱文其中一節)
在這次馬來西亞朝聖之旅, 我完全體驗了上主的大愛及照顧!整個行程中,雖然不時下著雨,雨傘也曾需打開,可是我們一團人卻沒有一個濕身或濕淋淋的感覺。導遊也時常擔心塞車的問題,但整個行程的交通尚算暢順。如果這一切沒有上主的照料,只靠運氣的話,真的可以嗎?另外,我們一行27人,每人都有著不同的性格、習慣等,如果沒有了愛:包容與寬恕,我想一定不會這麼快樂地完成了這次朝聖之旅。
透過這次馬來西亞朝聖,除了使我再肯定上主的愛與照料外,也使自己體會當抱著愛、包容與寬恕跟他人相處時,真的會找到幸福、快樂!
「請看,天主必定給我助陣,上主必扶持我生命。」(詠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