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世界家庭大會舉行在即 聖座家庭部長:過去的牧靈模式不再奏效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第九屆世界家庭大會將於下週二至日(21日至26日)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行,主題為「家庭的福音:世界的喜樂」。來自全世界116個國家的家庭、六千名18歲以下的孩子和七千名義工引頸期盼本屆世界家庭大會;今年報名參加大會的未成年人數創下歷屆以來的新高。

聖座平信徒、家庭、生命部部長法雷爾(Kevin Farrell)樞機表示:「人們熱切期待本屆大會。但追根究柢,大會的主要目標是在《愛的喜樂》宗座勸諭的指導下,發展出更完善的家庭牧靈方針。」

法雷爾樞機進而解釋道:「在我們所處的環境裡,個人主義不斷加劇,婚姻與家庭之美恐怕會被掩蓋着。在社會的深層變化面前,過去的牧靈模式和方法似乎不再奏效。然而,在這全新卻往往不穩定的處境中,我們感到有責任更積極地持續陪伴情侶走向婚姻的進程,幫助他們做好婚前準備,誠如教宗方濟各所言,婚前準備如同真正的『慕道期』。這並非單純地安排婚前要理課程:這個議題更加深入,並涉及陪伴,包括在婚後頭幾年內陪伴這些決定參與天主計劃的男女。」

他續指,此微妙而絢麗的任務以前是由家人、從核心家庭向外擴張的家族成員來負責,構成一張支撐網。這張網如今已消失無蹤,因為人際關係不如從前那樣緊密:「或者僅僅是客觀因素導致家人難以就近協助。比方說:由於工作的要求,兒女不得不離鄉背井討生活。」

世界家庭大會創立近廿五載:教會的一份禮物

與世界青年節一樣,世界家庭大會也是出自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想法。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先知性的直覺,然後變成教會的一件禮物,並在繼任教宗的牧職期間不斷成長,更加多采多姿。

1993年6月6日主日,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擠滿了參加普世博愛運動家庭慶典(Family Fest)的家庭。聖若望保祿二世教宗為他們主持了閉幕彌撒,並藉此機會宣布召開世界家庭大會。

在召開首屆大會之前,若望保祿二世教宗頒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包括1981年的《家庭團體》勸諭,以強調家庭乃是他牧職的核心要務。1994年2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公布了一封寫給家庭的長信,指明迫切需要以家庭為基礎,建設「愛的文明」,而這正是同年10月羅馬世界家庭大會的主題。教宗要求基督徒家庭首先反省自己的身份和使命。那年,波蘭教宗還公布了一封寫給兒童與家庭的信函,並以家庭為1994年《世界和平日文告》的主題。

在首屆大會二年後,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召集世界各地的家庭於1997年10月4日至5日齊聚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參加第二屆大會,主題為「家庭:恩典與承諾,人類的希望」。

到了2003年1月,世界家庭大會首次來到亞洲。馬尼拉大會的主題是「基督徒家庭,第三個千年的福音」。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並未親臨這次大會的現場,但他透過電視連線向與會者致詞,表明家庭立基於婚姻,它是人類的遺產、「我們當代男女的福音」。

在馬尼拉世界家庭大會落幕的翌日,若望保祿二世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宣布,由西班牙巴倫西亞承辦下一屆的世界家庭大會。然而,前往出席的是他的繼任人本篤十六世。巴倫西亞大會關注的議題是傳遞信仰,教宗本篤十六世強調,信仰在家庭裡習得,並「透過祈禱和基督徒的生活實踐,日益增長、茁壯穩固」。

第六屆世界家庭大會於2009年元月在墨西哥城舉行。如同沃依蒂瓦教宗之於馬尼拉,教宗本篤十六世也是透過電視連線參與墨西哥城的活動。本篤十六世稱家庭是「人性和基督信仰價值觀的培育者」,並提醒眾人當心「欺瞞人心的自由概念」和「個人的主觀衝動」,它們對婚姻的不可拆散性有所損害。

下一屆大會又回到歐洲,在米蘭舉行,選擇的主題是「家庭、工作與慶節」。本篤十六世給遭受分離之苦的家庭的話語意義深遠。到了教宗方濟各的牧職期間,世界家庭大會完全融入世界主教會議的進程裡,以更新家庭牧靈工作。在2015年9月的費城大會之前,2014年召開了以家庭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非常會議;而在費城大會結束後僅僅一個月,便舉行了世界主教會議常規會議,主題為「家庭在教會和當代世界上的聖召和使命」。

在美國費城,來自世界各地的家庭共同討論的主題是,愛的使命如何讓「家庭變得生氣蓬勃」。教宗方濟各在這次大會上闡明:「天主的夢想持續在許多夫妻的夢想中得到實現,他們有勇氣奉獻自己的生活來成就家庭。」教宗也承認,家庭今天必須面對許多挑戰和問題,但依然要積極看待家庭能為教會和社會作出的貢獻。教宗要求家庭協助教會,繼續為受傷的人類履行「先知性」的使命,宣講和平、溫柔與愛的訊息。

家庭之愛的喜樂恰好是本屆都柏林世界家庭大會的主題。教宗方濟各期望今屆大會將成為一個美好的場合,以促使與會者深入省思和分享《愛的喜樂》世界主教會議後宗座勸諭的內容。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