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聖若望福音6:24 – 35
我先請問一個簡單的問題「為甚麼我們每個主日必須到教堂參加彌撒呢?」我們中有些人每天參加彌撒,「這是因為我們主日應該作的呢?」換句話說,「是因為出於誡命或需要而參加呢?」這兩種理解有很大的區別。
耶穌對前來尋找他的人說:「你們尋找我,並不是因為看到了神跡,而是因為吃餅吃飽了。」我們因為身體需要而飲食,如果不吃,我們無法存活。有時候,也許我們有些人是出於例行公事,而未能感受到食物的滋味,只是因為時間到了便吃。假設我們生活在耶穌的時代,我想也是如此,我們每天只是聆聽耶穌的教導,不需要工作,他為我們提供免費的餅和魚,這是上主日福音所敘述的。上主日我們讀到耶穌增餅增魚滿足了一萬人的需要,因為福音說男人就有五千人,另外加他們的家人就超過一萬人,而且還有12籃子裝滿剩餘的麥餅碎塊。「餅」代表食物,連接這主日與上主日福音的關鍵字。
在生活中我們必須工作謀生,方能滿足生活需要。有時,我們所賺的薪金,無法滿足我們的需要,我們工作越多,我們還是無法滿足,這是我們人生命的特徵。耶穌提醒我們「不要為那可損壞的食糧勞碌,而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這來自天上的食糧,不單是甚麼東西,而是基督的賞賜。
耶穌指出為得到永生的食糧,首先是「前來」,這是我們每個主日所做的。外表上,我們來到教堂與他人一起參加彌撒感恩祭,進一步,我們整個的生活也來到教堂,為剛過去所領受的恩典而感謝天主,並請求祂降福我們新的一週。我們無法預知我們的家庭、工作、所有一切與生命,會發生甚麼事情,這是為甚麼來到天主前,不是出自誡命的要求,而是我們需要;同時,我們必須與耶穌有個別性的會晤與親近。
第二是「相信」,作為天主教教徒,我們深知我們擁有的一切,都來自天主的恩典,我們也相信天主會給予我們所需要的,但是他的時間與我們的時間不是完全相同,這是我們有時抱怨的原因,因為我們似乎經驗到「黑暗、沒有天主一般」、「對牆壁說話」或「天主對我的祈禱置之不理」。上主日我引用放在個人臉書上的諺語:「人生如同一座山,攀爬辛苦,然而一旦登上山頂,風光無限美好。」這就是生活。不必擔心,身為修士的我有時會有同樣的經驗,並不是因為我過修會生活便一帆風順;作為天主教教友,也不會因為我們每週參加彌撒感恩祭,便萬事順遂;有時反而有更大的挑戰呢!
耶穌在今日福音中講論「生命的食糧」,雖然生活有時充滿挑戰,但那將會使我們的生命充滿聖神的活力,有些事物會使我們充滿活力精神振奮,我們在感恩祭中就為這兩項祈求天主:天主,我現在來到你面前,我相信你將恩賜你許諾給我們的「生命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