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71)動物也說是非?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很久以前,我們曾經談論過現實、知識和語言之間的關係(《速食哲學》第4篇)。即使我們還是孩童時,我們感到,溝通的本性需要。那階段的我們只能夠喊或笑。最終,我們學會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似乎動物也有語言。其實,動物能說話嗎?有人對猩猩進行實驗,了解牠們能否像人一樣說話。實驗的結果指出了人性語言和其它靈長類的「語言」之間的分別。人和猩猩發出的聲音有相似之處嗎?有的,他們都是其它事情的標記。

但是,它們之間的分別是頗大的。以下是其中一些分別。

  1. 科學家觀察到其中一個分別是,同一種類的猩猩,那管你在哪裡找到牠,牠們都是發出同一類的聲音。關於狗隻,不管牠在美國,俄羅斯或中國,牠們受傷時都會以同樣的方式發出聲音。但是,人類對於同樣的事物,可以使用不同的聲音。“Koira,” “perro,” “chó,” “mbwa”,它們都是指同樣的現實(中文為「狗」),但卻用於不同的地方(分別是芬蘭,西班牙,越南和肯亞)。

這引領我們思考,猩猩發出的聲音是與生俱來的,本能的和非自願的。為人類而言,發出聲音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但人所使用的標記卻不然:它們是從他人身上習得的或自我發明的。再者,它們是自願的,隨意的,所以有很大的變異,這和猩猩有限和固定的聲音形成很大對比。

動物的聲音在生理上已被固定,而人的語言是文化的產物,從社會傳遞。

  1. 猿的語言只能表達情感,或對外在刺激的反應:它們不能夠代表事物。人的語言不只是代表或象徵物質,也會代表或象徵抽象的概念(如:正義,愛)。

再者,動物要與外在刺激進行直接接觸(看、聽、聞、賞、感受)才會發出聲音。人,即使事物不在我們眼前,我們也能談論它。(對,說是非,動物是不會的。)

  1. 人能夠對他的語言或話語進行反思。這,當然,是因為人的智力的關係。

西華盛頓大學語言學教授Edward Vajda把人和動物之間的聲音的分別總結為以下數點:

  1. 動物的標記是與生俱來的。而人創造標記的能力雖是與生俱來,但這些標記(詞語)本身卻是從文化中獲取的。
  2. 動物透過對外在刺激的指定或預定反應來進行溝通。為人而言,溝通並不是預定或指定的。
  3. 在動物中,每個標記都只有一個作用;每一個意義都只能靠用一個方式表達。而人的標記經常有不同作用;一個意義可以以多種方式來表示。
  4. 在動物中,標記的意義不會有任何變更。另一方面,人具創意,能把語言應用於新的情況下。
  5. 動物使用的標記的數目有限。人能夠創造出新的字和文法(句法的規則),使我們有構建無限訊息的可能。
  6. 標記改變的可能性為動物而言非常低。為人,改變可以是快速的。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