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思穎、林康政
韓總主教有沒有其他意見或訓勉給我們?
我還想分享一件事。就是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憲章中有提到信德好像交響樂,所以它要產生共鳴。在交響樂的樂團裡,有號角的聲音,也有小提琴的聲音,更有不同樂器的聲音同時奏樂,但它們是非常和諧的。
另外,我也想講一件有趣的事。當年梵二開幕的日子,教宗聖若望二十三當天很忙碌,因為它為此事已預備多時,而他已有相當年紀。到傍晚時份,接近九時,他用膳過後,秘書就跟他說:「教宗聖父,在廣場上,有許多人在等候你開窗,祝福他們。」教宗回答:「大概沒有這事吧!我沒有準備我的演講,我說甚麼好呢?不行不行!」他的秘書不敢多言。不過,教宗明明在自己的行程中簽署,要有這項目,只是他忘記了。秘書便走到窗邊往外看看,然後說:「糟了!廣場著火了!」教宗也吃驚:「不是吧!廣場著火?在今天?」教宗便走過去窗戶往外看,他一瞧便感動起來,原來他看到廣大群眾,當晚以祈禱方式來支持大公會議,所以點燃著蠟燭,一路走來到教宗窗戶前。所以,教宗從上面往下觀看,就看到許多火光。教宗見到有那麼多人,便不得不打開窗戶,也發表了一個言論,這就是一個很有名的言論——《月亮的言論》(Discorso alla Luna),他開口說:「我見到有那麼多人來到,我只是你們兄弟中的一個,你們從那麼遠來到支持我,連月亮都來到我們之中,為我們而慶賀……」由於這是教宗的一個即興的言論,所以成為有名的言論。當時有意大利的電視台要拍攝當天情況,所以他們就把教宗整個言論拍攝紀錄下來,所以值得大家在網上搜索並觀看。當中,我記得有兩三件很有意思:第一,他說我只不過是你們其中的一個;第二,他說,天主召叫我做教宗,所以我對你們就好像兒女一樣,你們來到這兒,我感到我們整個教會好像家庭一樣,受到很大支持;第三,教宗時時同你在一起,所以當你們回到家中,見到有人流淚或受苦,教宗說抹乾他們的眼淚;又說,見到那些嬰孩,去親他們一下,並告訴他是教宗親他。所以群眾很高興聽到教宗這樣說,因為這種如此親善的態度,正定下了教會在梵二大公會議要走的路,就是走向群眾,親近人民,尤其是看顧那些流眼淚及受苦的人,要幫助他。
在那一天,當時的拉辛格神父是個神學家,也在廣場中手持蠟燭。五十年之後,在梵二開幕的五十週年紀念日,他也出現在廣場,不過是在窗口,因為他成了教宗本篤十六世。教宗也回憶當時這時刻,也說當你們回去的時候,要記著抱起你的嬰孩親一下,並告訴他是教宗親他的。所以,五十年之後,教會一代一代地承傳著正面的價值。教會親近窮人,關懷弱小者,現在我們的教宗方濟各,也是宣傳這樣的訊息,他甚至身體力行,讓大家看得到,教會是有決心讓所有人做耶穌的好門徒,要做光做鹽,好像耶穌一樣來到世界上,親近弱小者和窮困者。這一點,我希望澳門教會在這方面,有更出色的服務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