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素文修女
「心中有主,由祂作主!」這是我的生活格言,靠著這句座右銘助我超越生活上的各種挫折和困難,克服很多人際關係帶來的不安;使我平安喜樂地活出美好的每一天,更使我不斷地尋找和生活天主的旨意。
教慕道班,為教會培養新生子女,是我心頭好之一,從領洗開始便一班接一班地教授慕道者,它已是我生活的一個重點,為了它我精心研讀聖言、默想福音,參與禮儀時,常有好點子,為慕道班增添不少靈修材料。
可是,在七年前我再接受派遣,回到澳門九澳聖若瑟宿舍服務,終止了香港的慕道小組,因九澳距離市區較遠,平日要照顧寄宿生,工作又忙碌,只好暫停慕道班的工作。雖然心裡常盼望有這機會,可是由祂作主吧,我只管祈禱,它卻能使我心平氣和地等待。
天主時常在為我們安排最好的境遇,2014年5月收到善行慈善團體的邀請,到台山花地瑪聖母堂為一班單親媽媽作教子有方的分享,她們的子女在善行團隊的義務老師處接受指導功課的時間,這群母親等候兒女,在禮堂中無所是事,東拉西扯地閒談,不時彼此吐苦水。善行同人希望她們利用這些時間,接受些有建設的薰陶,就作出這個邀請。我接受了這個邀請,每星期六下午,就由九澳乘公車到台山應邀與她們相遇。
這群無助的婦女,十分投入學習教子女的方法,不到兩個月,她們的怨氣減少了,並興起一股正能量,不但彼此幫助教育子女,還抽時間當義工,幫助有需要的人。當我以為可以功成身退的時候,善行團隊的負責人李小姐,應婦女們的央求,希望認識天主,請我開設慕道班,為她們講天主的道理,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期望。天主的回應使我十分興奮,經院長同意,就開始慕道班。為她們備課時以信理為主(要理問答)、參考「信與傳」和「正視人生的信仰」,盡量生活化,並經常與她們分享聖經,尤其是福音,這是我最多用來分享的寶庫。當與她們分享到「五餅二魚」的奇蹟時,她們十分感興趣,更講出日常生活的實例,其中最引起她們感動的,是救主耶穌的細心,明白人間疾苦——肚餓的群眾,獻出五餅二魚的小孩,恩主的祝福,飽飫眾人的需要,貼合到生活之中,使她們感動之餘,就提議:把我們的慕道班命名為「五餅二魚」,她們十分喜歡這個名字,當時共約有二十四位慕道者,都每星期到來聽道理,並提醒她們實踐道理和教子有方的重點。
因為世事變數多,或搬遷、回鄉、生病……等,到2015年仍有十五位經常出席,間中也有新人加入慕道班。2016年復活之夜,共有五位接受重生洗禮,也邀她們的家人觀禮,場面十分感人,她們領洗前做足準備,找代母、做避靜(準代母)也出席。這五位代母都是熱心教友,期望她們收納代女後一起走成聖之路。聖教會大家庭延續不絕有新生命,她們領洗後,在釋奧期就有新的慕道者加入五餅二魚慕道班,感謝天主鴻恩照顧,讓更多人加入基督的羊棧,蒙受救恩的滋養,活出更豐盛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