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朝聖點滴

譚唯善修女

澳門天主教朝聖服務協會舉辦的「澳門朝聖活動:聖母堂系列(三)」已於五月舉行,這次走訪兩座聖堂——玫瑰聖母堂及望德聖母堂。

在玫瑰聖母堂,劉淑珍修女首先給大家講述神學背景:聖母在救恩史的特殊角色,帶出了聖母的四大信理,來龍去脈呈現一幅完整的聖母圖像。她也介紹了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玫瑰經文告:玫瑰經是信仰的學校,經常默想這20端奧蹟,必漸漸潛移默化肖似主耶穌和祂的母親。

玫瑰聖母堂亦稱板障堂,早期用木板圍起來橫亙半島形成居民出入的障礙,1856年政府驅逐傳教士,才賣去大部分土地,這是名字的由來。精雕細琢的巴洛克建築非常華麗,幾乎毁於白蟻,經兩年的研究後才動工修葺,1997年開放。每年隆重的花地瑪聖母像遊行,自教會認可顯現之後不久即開始一直至今。.

望德聖母堂是16世紀耶穌會到澳門建立的三座古老聖堂之一,也是早期的主教座堂,又稱瘋人堂,源自痲瘋病人的歷史背景:傳教士東來,途中收留了各地遭遺棄的病人,在此落足。1888年輾轉遷往路環九澳聖母村。我們曾在第一次朝聖去過,親身體驗已深受感動,這回朝聖系列(三),補上了欠缺的一環,對數百年以來來華的傳教士,他們的愛心、堅毅和高風亮節,有了較全面的認識。

在望德聖母堂附近有個不顯眼的路牌「進教圍」,我想起香港灣仔,廣東肇慶也有,本來以為就是熱心教友村,哪裡知道當日住在圍內的教友背負著叛國之名,忍辱負重、委曲求全地生活。原來那是中國教會史著名的禮儀之爭留下的痕跡,當年道明會會士鐸羅傳達中國教友不可敬天祭祖,觸怒了清朝雍正皇,導致200年禁教,他本人也滯留在澳門崗頂聖奧斯定堂,鬱鬱而終。回顧中國福傳歷史一波三折,讓我們也不屈不撓,繼往開來……。

此外,李太也介紹除疫主保聖羅格…… 天主對「澳門天主聖名之城」的眷顧。現在正期待七月份聖母堂系列最後一環的驚喜。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