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2017年世界和平日】教宗方濟各籲非暴力 以愛恢復世界和平

(綜合報道)2017年元月1日新年伊始,教會慶祝天主之母節暨第50屆世界和平日。教宗方濟各在本屆世界和平日發表文告,並以《非暴力:一種締造「和平」的政治風格》為題,籲請所有善心人士讓「愛和非暴力」來引導「人際關係」、「社會和國際關係」,以善勝惡,恢復世界和平。

世界和平日由教宗真福保祿六世於1968年建立,於每年元旦舉行。教宗方濟各今年引用教宗保祿六世的首篇文告,重申世界和平日的文告並不只是對天主教徒發言,而是所有的人,並指出「國際衝突不能靠理性的方法,也就是不能靠以法律、正義和公正為基礎的談判來解決,只能靠威脅和屠殺的武力來解決」的危險。教宗方濟各藉此帶出「以非暴力作為締造和平」的政治風格。

教宗說到,早一個世紀全球遭受兩次大戰的摧殘與其他的衝突,但現時世界仍面對一個可怕的、時斷時續的世界戰爭,甚至暴力的程度比過去變得更加嚴重,亦引起很大的苦難:在各個國家及各洲的戰爭,恐怖主義、有組織的犯罪、事先難以預料的暴力攻擊、移民受到的虐待、人口販賣集團下的受害者,以及對環境的破壞。

教宗明確地指出,暴力沒有達成永恆價值的目標,相反只會帶人陷入報復,及一連串致命的戰爭衝突。而暴力亦絕非治療這破碎世界的良方,反而會導致許多人身體與心靈的死亡。

雖然如此,但教宗指出暴力的現實卻仍有喜訊,因為耶穌自己也曾生活在暴力的時代,但他教導我們,暴力與和平交戰的實際戰場是在人的心裡,因為「惡念是從裡面,從人心裡出來的」(谷7:21);而我們也有一個正面的做法,就是天主對人無條件的愛,並要愛敵人。

教宗拿了寬恕罪婦(若8:1-11)和離世前要求伯多祿收起劍(瑪26:52)的境況作例子,顯示出耶穌標示了一條非暴力的途徑。甚至被釘在十字架上,藉著十字架成為我們的和平,也終止了仇恨。教宗又說,只要接受耶穌喜訊的人,就能承認內心的暴力,亦能被天主的仁慈所治癒,成為真正和平的工具。而我們作為耶穌真正的門徒,也必須接受祂這非暴力的教導。

非暴力並不是順服、不參與,及消極被動的意思,而是彼此相愛。教宗引用聖德蘭修女於1979年接受諾貝爾和平獎時的訊息:「我認為家庭裡不需要鎗彈,以摧毀或帶來和平──只須聚在一起,彼此相愛……就能克服世上的一切罪惡。」教宗又以聖德蘭修女畢生幫助別人的芳表作例子,讓那些有需要的人看到天主所賦予的尊嚴。此外,教宗又引用多位名人的成就,同樣是以決斷和一貫的態度力行非暴力的例子,如聖雄甘地、汗‧阿卜杜勒‧加法爾‧汗,以及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等等。

另外,教宗方濟各提出非暴力政治始於家庭,「如果暴力的根源在人類心中,那麼非暴力應該首先在家庭中實行。」家庭是不可或缺的熔爐,在這熔爐裡,夫婦、父母子女、弟兄姊妹,都學習著彼此溝通,互相關懷,在其中所產生的磨擦甚至衝突,都必須經由交談、尊重、關心對方、仁慈和寬恕等等來化解,而不是經由武力,因此希望杜絕家庭暴力繼續發生。

最後,教宗在天主之母節請求聖母瑪利亞、和平之后的轉禱,又希望人人能藉小小的舉動建立和平,驅除心中及言語行為中的暴力,成為非暴力的人民,並建立非暴力的團體,能耐心地努力做締造和平的人。

 

和平文告全文,請參閱《梵蒂岡電台》報道。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