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傳頌主愛至萬代(15)
文:阮美芬修女 媽媽因失去我的蹤影,寫信給香港的院長,要她把我送回香港。準初學導師估計我需要離開修會回家,關心我的生活,問我能否找到工作。雖然我沒法知道離開修會後的情況,為了使她安心,便告訴她我是註冊教師,要找工作大概不成問題。要離開修院,很是難過,然而內心深處卻保有一份平安,知道基督在香港等待着我,但當我想起十字架也在那裡等着我時,心裡又充滿了懼怕,是怎樣的十字架?在等候期間,心裡有一股強烈的渴望:在處理家庭問題期間留在修院內。我擔憂一旦回家,舅父及外婆一定會千方百計阻止我重回修道生活,我的聖召也就危在旦夕了。我向準初學導師說出我的渴望,她前時已寫了一封信給香港的院長,請她從機場直接送我回家;聽完我的話後,她重新給院長寫了另一封信。離開的日子終於來臨,我依依不捨向導師和修女們道别,隻身踏上歸途。旅途中一直祈禱,懇切祈求天主的助佑。
與韓大輝總主教談《天主教教理》(二)
文:陳思穎、林康政 問:澳門教區的《號角報》在去年七月的時候,開始了一個專欄,名為「教理圖解」。在這專欄的第一期,我們已經講到天主教信德的要素有四個,就是信仰律、生活律、慶典律和祈禱律,這四個要素正與《天主教教理》四卷內容息息相關。您可否為我們簡介一下這教理書四卷的內容和脈絡呢? 答:我很高興知道澳門的《號角報》特別騰出一個角落,透過《天主教教理》的講授,跟天主子民有更多的接觸,讓他們認識教理,值得恭喜!
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校長羅玉清修女(二) 「有些孩子會被父母忽視」
文:Marco Carvalho 聖羅撒是一所天主教學校,保持着天主教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會通過學科的教學法反映出來嗎?在施教上的區別是什麼?怎去教那些科目?或去宣揚其價值觀? 我覺得家長們都是因為以上的理由而選擇我們;坦白說,聖羅撒女子中學的中文部,學術成績雖然不是拔類超群……這點我很清楚,不過,我們並非落後於其他學校,算是中上吧,家長也明白。況且,他們都知道有我校的學生考進大學;還有我們的舊生在澳門社會的表現,這都是有目共睹的。但主要是—正如你提到的—我們是一所天主教學校,而天主教學校在澳門都給人不錯的印象,就連本澳非公教居民也什擁戴;除了有政治背景的,否則大多數的家長也希望子女能入讀天主教學校,是他們首選。一旦子女成功入讀,他們便會知道當中區別,是在倫理教育方面,我們付出很大的努力,而我們的倫理教育是基於天主教的價值觀,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大概這是他們想子女入讀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