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康政
首次看到DOCAT一書的意大利版本,是在羅馬拉脫朗大學的書店裡。後來,在外出的聖保祿書店也看到英文版。因此,於本年度11月由台北上智出版社發行的《主日聖言誦讀》甲年一書裡,我也在福音的默想資料中,加入這書的相關條號,希望把YOUCAT及DOCAT兩本青年教理書並列參考,供青年人作聖言誦讀之用。有些朋友最初以為DOCAT是YOUCAT的新版或附增本,甚至有些導師還在思索著這兩本青年教理書的應用。
我在2013年10月於台北輔仁聖博敏神學院裡教授「教理牧職學」及「福傳理論」兩個學科時,為了教學用途,曾就剛出爐一年的YOUCAT中文版《天主教青年教理》編寫評價文章,後以「YOUCAT於青年培育中的應用」為題,於網上刊載。這裡,我不再重覆當中詳細內容,只想用以下對照表,簡介和比對YOUCAT及DOCAT兩書的名稱、來由、作者、結構、形式及應用,希望有助堂區傳道員及宗教科老師於青年教理講授與信仰培育的工作。
天主教的青年教理(YOUCAT) 天主教的社會實踐教理(DOCAT)
書本名稱 YOUCAT全意為YOUTH CATECHISM,配合青年人應用的教理書。 DOCAT全意為DO THE CATECHISM,配合青年人實踐教會的社會訓導之教理書。
成書背景 於2005年奧地利的維也納教區之《天主教教理簡編》發布會上,有與會者發現缺乏合適青年的教理書,引來維也納教區開始展開青年教理編寫工作。 於2011年參加世青節的美國青年,取得YOUCAT一書後,有了啟發,向維也納的YOUCAT團隊提出要作什麼 “What to do”,引發編寫這本實踐教理書。
團隊作者 最初由四位神學家,聯同15至25歲的25位青年男女,分兩年暑期一同合作,組成YOUCAT團隊,撰寫文稿。全書最後經維也納舒安邦樞機指導下,於2010年由奧地利主教團發行,聯同德國及瑞士主教團,經宗座聖職部及平信徒委員會准許下出版。2013年中譯本面世。 在維也納舒安邦樞機(Cardinal Christoph Schönborn )及歐洲教會主教團馬斯樞機(Cardinal Reinhard Marx)團長的統籌下,YOUCAT團隊聯絡世界各地青年,選題供稿,收集相片,進行研討等。全書於2016年,由奧地利主教團發行,經宗座的福音新傳推廣委員會准許下出版。暫時未有中譯本。
教宗支持 教宗本篤十六世於2011年的西班牙世界青年節推介此書,並為此書撰寫『前言』,以四個字 “Know”(認識)、“Share”(分享)、“Meet”(相聚)、“Express”(表達),鼓勵青年積極應用此教理書,勇敢跟隨基督,擔負「地鹽世光」的福傳使命,並期盼青年人「成立讀書會或通訊網,在網路上彼此分享心得」。 教宗方濟於2016年的波蘭世界青年節推介此書,並為此書撰寫『前言』,鼓勵青年們與教宗一同實現改變世界的夢想三步曲,一是學習教會的社會訓導與教理。二是以善行、討論和媒體,改善週遭環境。三是集合各地約百萬名青年人,一同轉化世界。這力量源於生活福音,即結合於基督的教導和生命,由轉化人心開始,再而改變世界不義、貧窮、爭執和仇恨。
全書結構 遵照1992年《天主教教理》及2005年《天主教教理簡編》的脈絡和主題,分為四卷。每卷都以提問作為題目。
卷一:『我們信什麼?』
卷二:『我們如何慶祝基督奧蹟?』
卷三:『我們如何在基督內生活?』
卷四:『我們如何祈禱?』 遵照2004年《教會的社會訓導彙編》12部份之脈絡,編排適合青年主題的要點,著重信仰生活與社會行動的落實,主題包括天主愛的計劃、教會的社會使命、人的尊嚴與社會公益、家庭與工作、社經倫理與政治責任、國際發展及環境保護、世界和平與愛的承諾。
表達形式 全文以問答形式(Q&A)闡釋教會的信仰,共 527 題的問答題。問題後的深字解答取自《天主教教理》的要義,並列明相關參考題號。淺字部份是較長段落的註解,為幫助青年朋友解讀問題。 全文以問答形式(Q&A)闡釋教會的信仰,共 328 題的問答題。問題後直接闡釋信仰與行動,並列明《教會的社會訓導彙編》、《天主教教理》或YOUCAT相關的參考題號。
實際應用 每題註解後,如有提供相關主題的教理題號,可以連同書後附錄的「主題索引」,供青年查閱主題作分享。內文相片及繪圖全由YOUCAT團隊提供,兩側有來自聖經、教父、聖人、教會神學家及作家的佳話,甚至包括非基督徒的名言摘錄。「詞語定義」針對不少教理及神學的專有詞語作出解釋,部份專有教會用語也放在書末附錄的中英文『詞語定義檢索表』。 除了保留YOUCAT的應用特色外,書中各部份結束前,都就其主題指明自教宗良十三世直至若望保祿二世期間的12份教會的社會訓導文件要點,當中也包括婚姻與家庭訓導的《家庭團體》勸諭。近代三位教宗的其他通諭也多次被引用,包括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人類救主》、《生命的福音》、教宗本篤十六世《天主是愛》和《在真理中實踐愛德》及教宗方濟《願袮受讚美》。書本結尾提供了三個附錄,利於青年人查詢社會教理與倫理內容的出處和定義,包括宗教與社會人物、聖經章節引用,以及教理主題。
【註】參閱作者2016年11月輔神禮儀研究中心「教理講授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