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作為第四十七屆明愛慈善園遊會前奏之「慈善籃球邀請賽」,由澳門明愛主辦、中國澳門籃球總會協辦,澳門科技大學藝術團的支持,於十月八日及十五日(星期六)在澳門科技大學J座室內體育館舉行,八日下午二時進行開球禮。活動得到13間機構的支持,包括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美高梅、澳門彩票有限公司、中國銀行澳門分行體育協會、中國工商銀行(澳門)股份有限公司、澳門國際銀行、大豐銀行、澳門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澳門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澳門坊眾學校校友會、庇道學校及青暉舍。比賽時間分別為十月八日上午九時半至下午六時半,及十月十五日下午二時至六時,歡迎市民到場為參賽健兒們打氣。
明愛繼慈善跑後再辦籃球賽,希望引起市民關懷社區,援助弱勢,並推動籃球運動,以愛傳愛。各界善長如欲支持本屆園遊會,歡迎與慈善資源部聯絡,電話:二八五七 三二九七,傳真:二八五五 四零四九,電郵:fundraising@caritas.org.mo,園遊會網址:caritas.org.mo/zh-hant/sites/47-bazaar。為善最樂,福有悠歸!
Related Articles
望德聖母堂慶祝 免疫主保聖羅格瞻禮及恭奉聖像遊行
(本報訊)望德聖母堂將於7月8日(下主日)慶祝免疫主保聖羅格瞻禮,6月29日至7月7日舉行瞻禮前的九日敬禮,每天早上七時半,奉獻中文彌撒及誦念敬禮經文。
教宗:新的全球教育,我們時代的希望之舉
(梵蒂岡新聞網訊)有關推動「具體目標4.7」和「全球教育契約」的專題研討會上週三至四(16至17日)在梵蒂岡舉行,其中一部分研討會是以線上方式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教育是希望的舉動」,由宗座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推動,世界各地青年運動領導人和教育領域的專家與會。教宗方濟各在此機會上發表了視頻訊息。 研討會中其中一項活動是推動「具體目標4.7」,這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第四項目標的第七點。該目標旨在「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的機會」。 教宗在視頻訊息中,對許多國家和教育機構在教育領域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謝,並强調這是未來的希望之舉,也是對新一代的關懷。因新冠疫情的緣故,「全球教育契約被打破了」,因此,更需要一種「新型教育」,來克服當前全球化的冷漠和丟棄文化。 教宗說,因疫情和其帶來的後果使2020年成為特別痛苦的一年,今年是「強制隔離、恐懼、精神危機和很多人死亡的一年,疫情還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教育危機。有超過10億的孩童學業中斷。在諸多地方,相關的政治和社會危機則加劇了生物、心理和經濟危機」。 在這種背景下,教宗指出,需要「希望的舉動」,透過以社會正義和彼此相愛為基礎的新的教育契機,新的全球教育契約,能夠克勝仇視、分裂和無知的動力。教宗接着表示,「我感謝你們今天聚集在一起,在新的教育中讓我們的希望和共同計劃成長,促進人們超越限度、推動人類整體和可持續的發展、跨文化和宗教對話、保護地球,以及為了和平彼此相遇,並向天主敞開心扉」。 教宗表示,聯合國採取的行動是十分重要的,它促使世界各地政府和社會參與新的教育,並為之努力。此外,教宗說,「在我們這個時代,當全球教育契約被打破時,我很高興地看到各國政府透過聯合國2030年議程和可持續發展,再次把這些思想付諸實行」。聯合國的這些行動與全球教育契約相輔相成。教宗表明,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認識到,所有人都能接受優質教育的事實是保護我們共同家園和促進人類兄弟情誼的必要基礎。 教宗在視頻訊息最後表示,他支持「全球教育契約」和「具體目標4.7」之間的合作,二者為「愛、美和團結的文明共同努力」。「我們也不要忘記年長者和祖父母們,他們是至關重要的人文價值觀的傳遞者」。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
鮑思高誕生二百周年 慈幼校友會發起
螺絲山鮑思高銅像設名牌 (澳門日報訊)為慶祝鮑思高誕生二百周年,慈幼校友會發起為螺絲山公園的聖鮑思高銅像建置名牌。建置工作在鮑思高同學聯合會的幹事協調下,於去年底籌劃展開,於二○一五年初書面向民政總署建議,為聖鮑思高銅像建置名牌,以便遊客認識教育家聖鮑思高的底蘊。經多次協調交換意見後,建置工作獲得落實執行,並於五月廿七日完成。 鮑思高神父一八一五年八月十六日出生在離意大利都靈約十六英里的小鎮碧基。鮑思高兩歲喪父,由母親瑪加利大撫養,家境雖然清貧,但他從小就勤奮好學,並立志做神父,準備一輩子獻給青少年。他的求學經歷相當艱苦,一直靠做工作才能完成學業。期間他曾做鐵工、修鞋匠、木工。他從工作中學到的工藝,對日後創辦工藝學校有很大的幫助。一八三五年十月廿五日,鮑思高進了基愛里城的大修院。一八四一年六月五日,總主教法蘭索尼祝聖若望鮑思高為天主的司鐸。鮑思高在杜林城神學院攻讀的時候,目睹許多青年捲在城市生活的罪惡危機裡,青年人沒有人照顧,也沒有康樂活動;尤其是缺乏道德生活的輔導。鮑思高開始接觸那些青年,邀請他們參加聚會,一八四六年,鮑思高帶領他的男孩們遷入杜林城的華道角區,建立了他們安定的家。這小小的家,在今天已發展成一顆大樹——慈幼會的總部。接下來他不斷辦了一所又一所寄宿學校、工藝學校。 一八五九年,鮑思高創立專為照顧青年的慈幼會,一八七二年創立女修會母佑會,一八七五年創立關懷青年的信友團體協進會。一八七八年校友會始見雛形。這些團體繼續以「宗教、理智、仁愛」在青年中實踐鮑思高神父的「預防教育法」。這樣他的事業更加蓬勃地發展起來。今天,慈幼會的事業幾乎遍及全球各國。 今年五月廿八日慈幼會中華會省省會長斐神父與校監孔智剛神父蒞臨主持祝聖禮。當日下午三時,各校友會代表與鮑思高粵華小學校監、校長及師生雲集螺絲山公園的聖鮑思高銅像下,共同參加祝聖禮,並拍照留念。 儀式後一衆往鮑思高粵華小學的葡光校友會會議室享用茶點暢聚。為本地鮑思高學生和校友,送給鮑思高神父二百歲的生日禮物落成劃上完美句號。出席典禮的有鮑思高同學聯合會領導層,慈幼校友會會長黃偉傑、副會長王耀榮伉儷、監事會主席黃德忠、永遠名譽會長鍾景鴻伉儷、指導神師周伯輝校長、慈幼校友會委員張利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