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毓瑋神父
二. 魔鬼誘惑耶穌
福音中記載了耶穌受試探的經歷,這是主耶穌出外傳教前的一段經歷(參瑪竇福音第四章1-11節、馬爾谷福音第一章12-13節、路加福音第四章1-13節)。
1. 祢若是天主子,命這塊石頭變成餅罷!
福音上說,那時候主耶穌經有四十天之久沒有好好吃東西。慾望:食慾、肉慾、本能上的需要,是魔鬼拿來誘惑耶穌的第一步:「人是有慾望的,有人性的需求、人有需要滿足權力、地位、虛榮、視覺…,這些都是人的本能,何必加以阻撓?」魔鬼勸誘耶穌將石頭變成餅,就是要耶穌把滿足飢餓慾望置於首位,意思是:放縱慾望,順從慾望(性、權力、名聲…),想做什麼就去做!秩序、法治、規矩、天主的旨意都可拋諸腦後,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牠最終目的就是改變耶穌的心意:「受苦是不必要的!滿足慾望才是捷徑!放棄十字架吧!何必要它呢?」
2. 這一切權勢及其榮華富貴都給祢,只要祢跪下來,朝拜我
權力統治、政治制度與管理組織本身有其益處,但魔鬼要在這些政權、管理上,去除精神、超性的一面,剩下的只是:「掌握與控制」。今日許多國家的政權、團體的管理、企業的經營…都是如此!
魔鬼想要使耶穌世俗化,只要領導統御就足以控制宇宙、地球、人民…,不必「救贖」、「彼此相愛」、「慈悲」、「憐憫」、「友誼」、「和平」、「喜樂」、「平安」、「犧牲」、「節制」、「信任」、「寬恕」、「溫和」…。「祢會成為『普世的君王』,他們都是祢的子民,不是嗎?」魔鬼處心積慮要將超性、精神、神聖、屬靈的部分…完全去除,剩下的就是世俗、貪婪、邪惡、權力、慾望…!魔鬼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毀滅天主性!
第二項誘惑可以看到魔鬼的兩個本質:
「狂妄」—「這一切都是我的,因為全交給我了;我願意把它給誰,就給誰。所以,祢若是朝拜我,這一切都是祢的。」這反映出魔鬼想要控制一切,狂妄的性格。很多人有這種唯我獨尊的狂妄態度與思想。
「撒謊」—「因為全交給我了」,這是誇大,欺騙。一個人在狂妄時會滿口謊言、自以為是、口無遮攔、信口開河、目中無人、污衊栽贓…。魔鬼的本質就是如此。當一個宗教團體或機構只顧著管理「世俗」、「政治」、「經濟財務」,忽略真正「屬神的事」、「靈性生活」、「祈禱生活」…時,這已經不是天主的工作,而成了魔鬼的事業。
這個誘惑最後還是導向:只要管理好,只要有權勢,社會問題、人間疾苦都不重要了!更不必十字架了!人民不喜歡受苦,更不喜歡死在十字架上!放棄十字架吧!
3.「祢若是天主子,從這裡跳下去罷!因為經上記載:『祂為祢吩咐了自己的天使保護祢,他們要用手托著祢,免得祢的腳踫在石頭上。』
魔鬼知道人喜歡新鮮神奇、令人嘆為觀止的事,許多發明是為了讓人生活更進步、更方便,更少吃苦。因此牠說:「耶穌,祢看!人就是喜歡神奇、進步的發明。往下跳吧!一般人一定摔得粉身碎骨,而祢往下跳,天主一定會派天使保護祢,讓你毫髮未損,做出這麼神奇的事情,人們就一定會相信祢是天主子。就這麼簡單,創造奇蹟就可以了!何必上十字架呢?不需要十字架了!」
魔鬼運用騙局誘惑耶穌,要讓祂放棄十字架上的救贖工程,避開這條使人類得救的捷徑。從這三項誘惑裡,可以看見一項重要的關鍵,就是魔鬼的動機:牠要阻止耶穌上走十字架。
當主耶穌聽見伯多祿告訴祂「不要上耶路撒冷受苦死在十字架上」,祂生氣地指責伯多祿,因為祂覺察魔鬼正邪惡地阻礙耶穌拯救人類的工程。魔鬼想透過伯多祿誘惑、控制、帶領耶穌,阻礙耶穌上十字架,因此耶穌憤怒地責備伯多祿,一來教導伯多祿及宗徒,另一方面對抗魔鬼,告訴牠:「滾!退到我後面去,別想領導我!我會走向十字架,並用十字架戰勝你!」所以,魔鬼痛恨、鄙視十字架,也禁止人熱愛十字架!
魔鬼痛恨、害怕十字架,這是因為只要耶穌走向十字架,為人類死在十字架上,這份偉大的愛情就會徹底摧毀魔鬼的勢力,所以牠處心積慮、無所不用其極地阻撓耶穌走向十字架。因此,反對十字架就是魔鬼的記號!天主教信仰非常重要的價值觀之一,就是不只承認耶穌是天主,也接受並擁抱十字架,主耶穌和十字架是分不開的!
今日的世界、社會、團體、教會、修會、堂區、家庭、各種人際關係……,只要有內在或外在的不和睦,都脫不了魔鬼的影響。換言之,若稍不注意,我們都有可能會成為魔鬼運用的工具。我們或許會說,不是我主動要分裂,我是受害者!的確,拒絕主動成為魔鬼的工具,這一點非常重要,但並不足夠,也不能消極地與魔鬼合作,意即:應當放下怨恨、苦楚,釋放自己,具體活出從此刻已經開始的救恩希望。
【註】台北總教區神父,目前為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系專任教師,並在聖博敏神學院教授教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