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聖言啟航】吸引眾生的大愛 萬有重生的機會
文: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十主日 隨著復活期的結束,我們進入常年期。這禮儀節期讓我們跟隨耶穌步伐,從加里肋亞一路走向加爾瓦略山。禮儀在這主日讓我們面對信仰上一個根本的問題:善惡之爭的源頭。 上主在創造天地萬物的時候,一切在祂的眼中,都是美好的。直到亞當和厄娃在伊甸園中,在蛇的誘惑下吃了上主禁止他們吃的知善惡樹的果實後,在上主眼中「樣樣都很好」的創造便不復存在。
聖言心語(丙年常年期第二十八主日) -「除了這個外邦人,就沒有別人回來歸光榮於天主嗎?」
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 17: 11-19 今天,耶穌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遇見了十位痲瘋病患。耶路撒冷不僅是一個地名,也代表著耶穌的目的地。痲瘋病患者不准與其他人接近,因為他們的病具有傳染性。知名的達米盎神父,被派到夏威夷的痲瘋病村莊服務,成為痲瘋病人的使徒,最終卻不幸染上了疾病。由於這樣的病情,他們常常遭受他人的譴責,因而游走在社會的邊緣。回到福音本身,我們就可以了解為什麼他們要遠遠地站著呼喊耶穌。
方舟團體創辦人溫立光安息 享年90歲
(公教報訊)方舟團體創辦人溫立光(Jean Vanier)週二(7日)在法國巴黎安息主懷,享年90歲。 加拿大籍的溫立光是天主教徒,1928年生於瑞士日内瓦,1964年與友人成立傷健團體「方舟」(L’Arche),在全球約有150個中心,致力於為心智障礙者服務。 據《梵蒂岡新聞網》報道,教宗方濟各已得悉溫立光離世的消息,表示會為溫立光的安息和方舟團體祈禱。溫立光生前曾任宗座平信徒委員會成員。溫立光曾於2014年3月21日與教宗方濟各會晤,稱他為「面帶笑容和與人相遇」的教宗。 父親為加拿大總督 年少服務海軍 溫立光的父親曾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英女皇委任為加拿大總督。溫立光曾居於英國、法國及加拿大,並服務海軍,但他1950年辭職後專注靈修與神學,1962年在巴黎天主教學院取得博士學位。 期間, 一位殘障院校的指導神師擔當他的靈修導師,啟發他服務殘障者,讓他了解到「現實世界充斥著殘障、被羞辱及抑鬱的人」。 殘障院校神師啟蒙 決心服務弱小 溫立光1964年在法國北部成立第一個方舟團體, 緣於他「遇上可怕境況」──他當年發現一個照顧遭遺棄殘疾者的機構, 40個床位卻照顧了80人;機構雖分擔了父母照顧殘疾兒的壓力,卻忽略殘疾者的益處。溫立光遂邀請其中兩名智障男士到法國與他一同生活,方舟團體由此誕生。 溫立光生前常到世界各地去支持並成立更多團體,以及服務同樣推動傷健共融的「信和光」團體(包括香港的信和光),又為青年、社會邊緣人士、在囚者主持演講及避靜。 殘障人士內含人性寶藏 2015年溫立光獲得鄧普頓獎(有指尤如宗教界的諾貝爾獎),他領獎前接受傳媒訪問時,呼籲眾人倍加團結去抗衡現今瞬息萬變且充滿危機的世界,但同時指社會已逐漸改變,和平種子已播到肥沃的土壤中,包括減少對弱智人士的偏見。 他說, 社會一直認為弱智人士來到世上是個「錯誤」,因為其父母或祖先做錯事,「但今天我們發現這些人蘊藏著人性寶藏,在講求勝利與權力的文化裡能改變人心」。 溫立光曾接受《梵蒂岡電台》訪問,表示方舟團體的使命是「與極度脆弱、貧窮、痛苦的世界以及那些被遺棄的弱小者相遇」。方舟團體也是一個「修和之地,不同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人來此與心智障礙者和志工相遇,彼此的生命都獲得轉化」。尤其重要的是,它是一個讓眾人喜樂的「歡慶之地」,心智障礙者極其重要,因為「他們蒙召做天主偉大的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