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敬之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及認可督導 每人應照上主你的天主賜與你的,依自己 的財力,奉獻禮品。(申命紀16:17) 這是一對30多歲的夫婦,中學時期開始談戀愛。結婚好幾年了,仍未有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甚麼大爭執。兩人都是基督徒、專業人士、有教會生活之餘、也有穩定的工作及收入、身體健康、兩人的家人也沒甚麼令人擔心的地方,所以,可以一年一起去幾次旅行。在一般人眼中,這對可算是幸福夫婦,但他們的關係總是不對勁、丈夫甚至開始有點抑鬱病狀。 丈夫對太太說:「那天我們吃飯後,我想一個人散步一會兒。雖然妳沒反對,但我看見妳轉身回家時,我知道妳很難過。」 太太說:「我沒有難過呀!我們結婚之後無時無刻都在一起,基本上,我們沒有分開過。那天你說要一個人走走,我想我應該享受一下自己的時光。」 「但我知道妳是不開心的。」 「我沒有呀!」 「妳有呀!妳沒有朋友、沒有興趣!」 「我已經說過很多次,我沒有不開心!為甚麼你不相信我?你自己也沒朋友、沒興趣:我覺得你不開心才是真的,為甚麼你不把心事告訴我?你是否不愛我了?」
文: 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 13: 22-30有宗教信仰的人常常覺得他們是一群特別的人,他們鐵口保證自己的未來絕對是無憂無慮的。各種不同的基督教派,也經常為了到底誰才是被揀選的子民爭論不休。曾經有好幾百年的時間,基督徒相信只有他們才能「得救」,更大聲高喊「教會之外沒有救恩」。或許這也是為甚麼今天的福音中有人問耶穌:「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嗎?」這樣的問題反映出許多在耶穌時代的猶太人的信仰觀念,他們相信只有他們才是天主的「選民」。對於他們來說,異教徒和沒有信仰的人不遵守梅瑟的律法,是被天主拋棄的人。相反的,那些自稱為「選民」的人認為,只要遵守梅瑟的律法,天主的救恩就會臨到。
(鹽與光訊)2018年2月25日起,在聖地的聖墓大殿宣布關閉。因面對耶路撒冷市政府違反現狀(Status Quo),向基督宗教教會作出有系統的針對行動,發出歧視性的懲罰地稅,並出命沒收教會物業及銀行資產等,從而削弱教會在聖地的愛德服務,耶路撒冷各基督宗教領袖聯合決定以這前所未有的行動「關閉聖墓大殿」來表達抗議,以保衛教會權益。 直至2月27日,聖墓大殿繼續關閉,許多朝聖者只能在大殿外牆和正門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