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四旬期已過了大半,這意味著很快就有一班慕道者將要領受入門聖事,加入我們這個聖教會的大家庭。澳門天主教教教友協進會現正籌備一年一度的迎新教友活動,各位過去一兩年領洗的教友們,如你願意和我們一起籌備這個活動,向各位新教友分享你們教友新生活的經驗,我們誠意邀請你在4月5日 (週二) 晚上八時,到主教公署與我們一同商討歡迎新教的籌備工作。願意者請於3月27日前,致電66890831與梁小姐聯絡。
Related Articles
索庫烏卡的聖體奇蹟上發現將死之人的心臟纖維
翻譯及整合:何心豫 研究所發現被檢現的聖體上的人類心肌纖維及麵餅組織,以人類沒有辦法解釋的方法交織在一起。 每一天,在天主教的聖堂內都有最偉大的奇蹟在發生:祭台上的麵餅及葡萄酒變化為基督的聖體聖血。 即便如此,我們每次上祭台前領受基督聖體聖血時,即使該麵餅和酒已受神父祝聖變化為了基督的身體和寶血,我們的身體只能感受到麵餅和酒的質感,其內在的真實本質還需經由我們的信德去感受。 那麼,在索庫烏卡(Sokolka)所發生的聖體奇蹟,又對我們所認識的聖體聖事會帶來甚麼含意呢?
新聞簡訊
香港夫婦胎兒流產被視為醫療廢物 教區墳場設「天使花園」安葬流產胎 (香港公教報訊)香港早前有公教夫婦的胎兒流產,由於胎兒不足24週,當事人一度無法取得醫院證明書以安葬胎兒。香港天主教墳場委員會與政府當局協商後,當局最終讓這對夫婦Kevin 和Angela(化名)的胎兒安葬於天主教墳場。 香港天主教墳場委員會主席陳志明副主教6月19日對《公教報》說,教區已接獲當局通知,批准天主教墳場安葬不足24週的流產胎兒遺體;並於上週六(24日)在柴灣聖十字架天主教墳場舉行葬禮。 Kevin對接受《公教報》訪問時稱,對於能妥善安葬胎兒,夫婦二人感到安慰,內心傷痛亦暫且得以釋懷,並希望以此案為例,日後能幫助更多遇上相同處境的夫婦。 香港傳媒早前報導,Kevin夫婦的胎兒遺體此前一度遭醫院視作「醫療廢物」,經交涉後夫婦方可領回遺體。陳志明副主教重申,教會認為生命從受孕開始便當被尊重。 天主教墳場委員會已著手於柴灣天主教墳場設置「天使花園」,以安葬流產胎兒。有關設計和其他事宜,亦正相繼展開。
聖母聖心愛子會舉行創會 175週年彌撒
聖母聖心愛子會舉行創會 175週年彌撒劉炎新神父:作為基督徒要將天主聖言「內化」 (本報訊)聖母聖心愛子會(又稱樂仁會)早前7月16日(主日)下午舉行修會創立175週年感恩聖祭,由教區總務長劉炎新神父主禮,多位神長共祭。彌撒開始前,先由甘天霖神父分享及講解修會創立的背景,以及修會的神恩與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