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羅文藻:第一位華人主教

文德泉蒙席

為此羅神父便決定經澳門前往馬尼拉。1683年3月3日他從澳門發出的一封信說他害怕葡人阻止他前往馬尼拉,但他最終能在5月初抵達目的地而未被澳門官員發覺。

在那裡他遇到了無法解決的難題:1) 教宗通諭並未得到印度議會的通過。2) 沒有主教願意為他進行祝聖。3) 他所屬的道明會省也反對,因為他的學識不足勝任。

羅神父本人在1685年4月13日給修會的一封信亦謙說:「我是一個中國人,在馬尼拉的時候,盡了很大的努力才學懂西班牙語和一點拉丁文。有關西方的禮節及教養一無所知。至於教理及教會法律方面的知識不及我自己本國的學問。故如果我犯錯的話,這將是無可恕免的大罪。事實上,有關西方的知識,我肯定會犯錯,並且是在很多方面呢。倘無知是藉口,我便有了。我現在做的很多事,都是聽從別人而做的,因為我完全相信他們給我的勸告。」

羅神父在馬尼拉是陷入困境,他在那裡一年多的時間都在道明會所屬的巴理安(Parian)堂區工作,但所有人都反對他升主教。

最後他決定逃避:1684年5月30日他逃到賈德良法官(Ouvidor Calderon)的家中去,然後再避入聖奧斯定會院,最終逃回中國,之後更評擊道明會。

回國後,他去了福安穆陽找法國籍的陸方濟主教(Mons. François Palu)因為是他提名他為主教的。可惜遲來兩天,陸主教已病逝。幸好意大利籍的伊大任主教(D. Bernardino de la Chiesa)得知此事,便要羅神父來廣州,伊主教願在那兒為他祝聖。

羅神父經過四十八天的旅程,終於1685年3月31日抵達廣州。

1685年4月8日,他在廣州城外的方濟各會聖堂接受祝聖,主持禮儀的是伊大任主教,輔禮的還有費方濟神父(Pe. Francisco Xavier Filippucci, S.J.)和俞凡利神父(Pe. Boaventura Ibanes, O.F.M.),而觀禮的有四位神父和顏璫主教(Mons. Carlos Maigrot, M.E.P.)。

由於他找不到一位道明會的司鐸作為他的隨身秘書,就聽從伊大任主教的推 選,找了方濟各會的廖霓賽神父(Pe. João Francisco Nicolai de Leonissa, O.F.M)做他的助手及神學顧問。羅主教是於1685年5月14日離開廣州,於6月30日抵南京,翌日舉行了就任後第一台彌撒及接掌他的代牧區。

從此之後,羅主教熱心地巡視整個代牧區,執行牧職並如同一個真正的宗徒去傳揚聖教。他為人謙厚,在1688年他給三位國籍耶穌會會士(譯註3)升鐸品後講道時說:「你們是甚麼人能升任司鐸,而我又是誰能得做主教?只因為我們是本地人。倘若我們在歐洲,就連做看門人也沒資格。」

他至死仍非常感謝道明會。

由於學習拉丁文非常困難,他曾向教宗申請轄免中國籍神父學習拉丁文。

羅主教於1691年病逝南京。
(全文完)

【譯註3】他們是萬其淵、吳漁山和劉蘊德神父。
【譯按】今年是羅文藻主教晉牧三百三十年,本報謹以此文作紀念。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