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將臨期第三主日(丙)周訊

聖言心語

林文森神父

讀經一:索福尼亞先知書3,14〜18
讀經二 :斐理伯人書4,4〜7
福 音:聖路加福音3,10〜18

這主日延續主日福音的腳步反省如何「預備上主的道路」。上主日提出兩個的問題幫助我們思考:當我們得知有小嬰兒即將在兩星期後誕生,你會為這新生兒的家庭準備什麼呢?若親朋好友在兩周內喬遷新居,你又會準備什麼呢?迎接聖誕佳節的來臨就好比我們面對和期待即將到來的嶄新事物。

福音中,接受洗禮的群眾問洗者若翰說:「我們該作什麼呢?」這些群眾不是不期待默西亞,而是不知道該怎麼準備。迎接耶穌聖誕,我們也必須反問自己該作什麼呢?悔改引導我們改變行為,而不只是對過去感到後悔。路加福音中,若翰因材施教針對三種群眾:一般居民、稅吏和軍人,按他們不同的生活方式加以回應。民眾要將食物和衣物分享給需要的人。如果這些老百姓要悔改,並真心誠意的想要改變生命,就應該像兄弟姊妹一樣互相幫助,對陌生人也一樣。我們每個人在今年聖誕節想想是否應該有所付出。

耶穌時代的稅吏常聲名狼籍,羅馬政府利用稅吏,通常只訂稅收總數,其它全權委託稅吏,因此縱容了稅吏中飽私囊。洗者若翰為此警惕稅吏「不要多徵收!」若翰教導軍人:「不要勒索人,也不要敲詐;對你們的糧餉應該知足!」群眾聽完洗者若翰明智的建議後,不免開始猜測若翰是否就是將要來的默西亞。若翰立即反駁了他們,他不是默西亞或救世君王。因為那位即將要來臨的默西亞比他更強,他連解衪的鞋帶都不配。若翰以水替眾人受洗,但默西亞卻要以聖神和火施洗。

身為基督徒,不論是平信徒、修道人員或是神職人員,我們的任務是讓世人和耶穌面對面,進行能為生命注入喜悅的真誠對話與皈依。做基督徒父母親更應該扮演好這樣的角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逐漸地塑造出基督徒的特質。喜樂的教友家庭才能讓每位成員感受到幸福;做師長的,應該時時樹立良好基督徒的榜樣與精神。學生踏出校園後,往往早已將課堂中所學的拋諸腦後,也未必學以致用,但一位令人景仰、能以身作則的老師,為學生未來的生涯留下深刻的影響。無論我們的身分是父母、師長、公務員或雇主等,我們必須記得每個人都是天主的器皿。我們不需強迫他人按照我們的方式過生活,而是學習若翰的精神,引導眾人認識耶穌,帶領他們到耶穌的跟前,然後把其它工作全然交託給我們生命中的救主。在感恩祭中,我們祈求天主賜予恩寵,以便我們能讓世人認識和體驗耶穌的存在。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