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Local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為什麼婚姻對人類的繁榮如此重要

教會在婚姻上的智慧

Jonathan Abbamonte

由個人至家庭、至普羅大眾,婚姻是社會必須的,一個有承諾的婚姻對夫婦和孩子,應是最好的;在個人成長和發展來說,婚姻比任何其他生活方式更能提供較安穩的環境。
然而在當今文化中,很多家庭撕裂也是由分居、離婚和世俗再婚所造成;子女就去承擔前配偶留下的惡果,這惡果是如此普遍和廣泛被影響,幾乎沒人倖免。

眼見婚姻漸偏離社會,參與主教會議的主教們便建議教會在婚姻上可放寬一點,他們覺得這樣做會比較仁慈和有人情味。但根據一些人口學和社會科學研究顯示,最具同情心的做法是盡力鞏固和衛護婚姻,免受現代文化帶來的沖擊,而堅守首次婚姻應是最仁慈。
人們早已明白,婚姻能給孩子在情緒上莫大的支持,也能減低異常或反社會行為的事發生,甚至工作的收入,也有所增加。婚姻亦能影響人口數字指標的成份,和對社會的結構有利,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制度。

婚姻與死亡率
就以嬰兒死亡率來說,美國國家衛生統計中心的原始數據顯示,未婚母親所生的嬰兒於出生後一年內夭折的死亡率,超過已婚母親的嬰兒70%。在2013年,未婚的生育數目,去不到一半的嬰兒出生總數-約41%。但未婚母親所生的嬰兒死亡率,比已婚母親的嬰兒死亡率,差額超過2,000。儘管死亡率差額在過去幾十年有所下降,已婚與未婚者之間的差距仍然很大。
說到未婚母親的胎兒死亡率也同樣較高。據2013年美國國家生命統計報告,未婚母親的胎兒死亡指數是:每一千名嬰兒出生,便有7.25比率的胎兒死亡;至於已婚母親的胎兒死亡率明顯比較低,每一千名嬰兒出生,比率是4.77。一半的死亡胎兒,母親皆未婚。
不結婚已一直被認為是嬰兒和胎兒死亡的風險因素;反過來說,婚姻能減低初生嬰兒的風險,包括減低以下症狀發生率:出生時體重不足、早產、胎兒小於妊娠年齡併發症等等。此外,還有其他因素也可能有壞的影響,例如收入、母親教育水平、母親的年齡、失業狀況、有墮胎紀錄、妊娠期糖尿病、懷孕相隔期短促等等。
在西歐國家,妊娠期檢查是免費的,也十分受用,例如在芬蘭,約有99.7%母親會接受產前和產後保健護理,還有單親媽媽的福利是優厚的。在這些地方,保健護理是垂手可得,可是這些指數的偏差,也仍然成立,問題就出自婚姻狀況的區別。
但是,嬰兒並不是在婚姻上唯一的受益人;婚姻也能影響成人的死亡率。日本有一個全面研究顯示:已喪偶、離婚、單身的男子,比有妻子的男子較易死於中風、冠心病、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或因身體創傷而死。
離婚婦女死於呼吸道疾病的比已婚的高出兩倍以上;而中風率也比已婚的高出30%。至於離婚男子,死於呼吸道疾病的或身體受創傷的(包括意外或自殺),也比已婚的高出兩倍以上;而因冠心病、心血管疾病而死的比已婚的高出一半。
婚姻能帶給家庭一個更穩定的環境,令母親可以給孩子出生前和後所需要的照顧;已婚婦女亦比未婚婦女,在妊娠第三期前獲得產前護理;她們在懷孕期較少吸煙或濫用毒品。
至於據有專業資格的家庭,母親和孩子也能在經濟資源上受惠,這因素多來自有較高收入的已婚男士。據有專業資格,不僅能提供財政帶來的利益,也能減低因懷孕而產生的壓力。有較高收入的已婚家庭,相應更能負擔較佳的保險或健康保健計劃。

同居不若結婚
婚姻比同居更能導致最佳的家庭效果。同居男士收入只有結婚男士的一半,比單親爸爸更稍低。在一般情況下,同居家庭會比單親媽媽家庭在經濟上有較大的支援;他們在家庭總收入方面,會遠遠落後於已婚夫婦,亦明顯有機會活在貧窮線之下;若同居男女最終結婚的話,他們的家庭收入也會相應提升。
有一數據可能令你感到驚訝,同居男女比在結婚前從未同居過的夫婦,會較容易分開或在婚姻。上經歷困擾。話雖如此,在同樣數據上,同居男女的情況會比那些結婚前有過渡期同居的男女好。曾同居後結婚的男女會比經過同居、分居,現與別人結婚的男女較少會離婚。

婚姻與生育率
未婚婦女的生育率是明顯的低。就以2010年美國國家生命統計的報告和美國「當前人口調查」(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結果,去計算已婚婦女的終身生育率平均為每婦女2.73名小孩、未婚婦女只有1.38,這個生育率只是已婚婦女的一半,更是低於『更替水平生育率』,這生育率是在計算取代上一代時必需的數據。
如果全人類也拒絕結婚,而生育孩子是跌至現時未婚生育率,那麼人口數字將會崩潰。有如此低的生育率,不僅人口數字收縮,更會造成社會面臨重大的挑戰。如生育率遠低於更替水平生育率的話,這會導致人口老化情況加速。這情況會給予社會支援機構莫大壓力,包括社會安全福利和聯邦醫療保險,因按比例將會有較少在職納稅人,會供存到這些機構。
收縮人力資源會對經濟增長有明顯的限制,日本目前正運行這個機制,因當地的低生育率,故為了填補職位空缺,公司或企業也須大量輸入外籍員工。如果這頗大向的低生育率持續的話,許多城市將成為鬼城;學校、企業、房地產和若干其他經濟部門更會因客戶數目急劇減少而迅速收縮。

忠貞
為了家庭,最好的選擇便是對自己的配偶忠貞,最積極的做法便是只結一次婚;數據顯示這些男女會比不只一次結婚的男女,較能取得學士學位或研究生學位的。
只結一次婚的人,整體而言,會比有兩次或以上婚姻記錄的人來得穩定,較少會離婚。生父不在家的時候(這情況在再婚家庭很常見),青少年女兒很多時會在16歲前有性經驗的,那當然包括未婚懷孕的風險,同樣,企圖自殺率也非常高。
一些研究顯示,離婚和破碎家庭會引致下一代家庭不和諧,更有可能導致第三代婚姻破裂,加強雙親和第三代孩子之間的緊張。因此,為了社會好,婚姻是應受尊重和保護的。
民間對已婚夫婦應採取援助措施,而不是處處阻撓;更不應勉勵離婚或輕視家庭不和諧的情況。現要做的便是教育年輕的一代同居的害處,應該鼓勵結婚而不只是同居。
夫婦也應共同努力去維護自己的婚姻,更應努力支持和安撫他們朋友的婚姻。有一研究顯示,已婚的人,有很多會埋怨自已的婚姻不快樂,只不過是為了留低而留低,但當中有78%五年之後,想法完全改變,他們反覺自己婚姻美滿。夫婦的婚姻一旦觸礁,應立即共同尋求解決方法。總而言之,降低離婚率是可以防止以上提及種種負面情況的發生。
真正的同情心可以幫助婚姻有問題的夫婦走出困局;而單親、離婚、喪偶這些人,在沒配偶的支援下掙扎,更須要大家的關心。
在這危機重重的社會,婚姻是非常正能量的。

翻譯:號角報
原文:https://www.pop.org/content/wisdom-church-teaching-marriag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