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教區慶祝第55屆普世聖召祈禱節 李主教:學習靜默,才能聆聽天主召叫
(本報訊)上主日(22日)是復活期第四主日,又稱善牧主日,天主教澳門教區當日下午三時,假主教座堂舉行第五十五屆普世聖召祈禱節大禮彌撒,由李斌生主教主持、多位神父共祭,一同為普世及澳門教區聖召祈禱。
新聞簡訊
教宗接見歐盟首腦:投資生命、家庭和青年 (綜合報道)歐盟各國首腦上周六(25日)在羅馬慶祝《羅馬條約》簽訂60週年。該條約是歐洲經濟和政治一體化進程的起點。教宗方濟各藉此機會,於前一天(24日)在梵蒂岡接見了歐洲領袖,談及統一、團結、尊重生命和家庭、基督徒的根源、保護工作和青年、接納移民等主題。 教宗回憶1957年當時簽訂《羅馬條約》的情境:「那是一個充滿期待和希望、激情與擔憂的日子。」他表示,建立歐洲的想法包含著人類的形象和責任,而人類具有福音友愛的酵素,以及數千年來人類始終對真理和正義的渴求。 教宗其後又談到基督宗教對歐洲的重要性:「歐洲文明始於基督宗教,少了它,尊嚴、自由和正義等西方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將變得不可理解。」他引用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話,「歐洲的靈魂即使在今天依然保持統一,因為大家除了共同的起源之外,都秉持同樣的基督徒價值觀、人性價值觀。例如:人的尊嚴、對正義和自由的深切感情、勤奮、主動精神、熱愛家庭、尊重生命、容忍、渴望合作與和平。這些都是歐洲的重要特徵。」 教宗談到目前的危機,強調這是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刻,同時指出歐盟現時面前的挑戰,而這些現實中的問題,都能在歐盟之父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基礎中找到答案:「這些答案我也已經說過,即以人為中心、積極團結、向全世界開放、追求和平與發展、向未來開放。因此,我們不僅要聆聽個人的要求,也要聆聽社會和組成歐盟各族人民的要求。」 教宗因而強調,歐盟首先要成為人的團體、人民的團體,以作出團結之效。同時,教宗又說明要向青年人開放、投資家庭、尊重良知和公民理想、為生兒育女的機會提供保障、捍衛生命;歐洲就能重新找到希望。
【速食神學】(45) 聖子和聖神的使命是甚麼?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Mission」(「使命」)一詞來自拉丁文,意謂 「to send」(「派遣」)。當一個位格從另一位那裡出發時,祂也是被派遣。聖子從聖父那裡出發,祂也是被聖父派遣;聖神由聖父和聖子所共發;祂是被聖父和聖子派遣。換句話說,使命引致出發:聖子從聖父那裡出發,和被聖父派遣,下降人間;聖神由聖父和聖子所共發,並被聖父和聖子派遣下降人間(參閱《天主教教理》第258點)。 使命可以是可見的(外在的)和不可見的(或內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