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聖母聖心愛子會上週六(24日)其會祖聖柯樂仁瞻禮日,開始非洲烏干達的「媽媽的午餐」食物援助計劃,為期一年。是次援助了100人分別來自於烏干達的三個堂區,由堂區神父在各村落找出合適的受助者。
文: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在這第二篇有關愛滋病毒/愛滋病的文章,讓我們反思以往大家對感染者的態度。 與許多其他基督教徒一樣,天主教會亦廣泛地參與不同機構對愛滋病毒/愛滋病患者作全球照護,一起對抗這病毒蔓延。仿效着基督,教會也同樣以慈悲照顧所有人,特別是邊緣生存的人:如貧者、患病者、移民、難民、長者等等……對感染了愛滋病毒的人都一樣。這慈悲意味着全力消除譴責和歧視。 反對歧視愛滋病毒患者 為了愛滋病毒感染者,不少人和基督信徒是會與現存的譴責和歧視作長期鬥爭。這些愛滋病毒感染者切身體會到這邪惡的影響,就如孤單、抑鬱和內疚。菲律賓基督教會聯合會(National Council of Churches in the Philippines-NCCP)一面致力於打擊「對愛滋病毒感染者要面對的歧視,一面要應付上升的感染率,部分歧視應歸咎於社會偏見。」NCCP 認為都是這個歧視,往往導致易感染愛滋病毒的人,對這病的檢測和及早治療退縮。
蔡浩偉主教在這個欣逢加爾各答的德蘭修女宣聖之際,告訴我們:「正因默觀感恩聖祭,使加爾各答的德蘭在窮困、患病和孤獨的人身上看見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