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世界現正需要的…

要懂得如何寬恕 先要接受寬恕

文祖賢 著
何紹玲 譯

十年前的四月二日,羅馬時間晚上九時三十七分,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回歸天父家,成千上萬的信徒緊隨他在世豐盛人生的最後數天,很多也因此被感動至歸化天主。教宗在星期六這天與世長辭絕不是巧合,這天是獻給聖母的一天,更是他親自訂為救主慈悲主日的前夕。
第二天,是救主慈悲敬禮當天,教廷國務院副院長萊奧納多·桑德禮總主教主持紀念剛逝世教宗的彌撒,結束前,他向信衆這麼說:「我被委託,向你們讀出剛辭世教宗的一番話,這都是在聖父若望保祿二世明確指引下的留言,我對這任命深感榮幸,但也懷着無限思念。部份內容如下:「對於人類,有時候似乎會迷失及受制於邪惡、力量、自私和恐懼,但復活的天主獻出了愛的禮物,就是寬恕、修和及重新打開通向愛的心…以愛打造心靈,結出和平的果子。世界多需要我們去明白和接受救主慈悲!」

接着是禱告:「天主,你藉着你的死亡和復活,顯示出天父的愛,我們信奉你,從今天起,也會重複以下承諾:耶穌,我信任你,請你憐憫我們,及至普世。」
三月十三日,聖伯多祿的第265位承繼人(即教宗方濟各),在他當任教宗二週年當日,於懺悔禮儀中宣佈由今年十二月八日,正式開啟《慈悲特殊禧年》,在禮儀中他也辦了告解,跟着才聽信徒的告解,情景和去年一模一樣。
教宗方濟各的用意何在?他解釋說:「但願我們這年能活出天主以下光輝聖言:『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天父那麼樣慈悲(參閱路加福音6:36)。』」
讓我們把事情倒退來看吧:(3)我們必須慈悲、必須寬恕。(2)當我們被寬恕、被憐憫時,從中便會懂得寬恕。(1)當我們承認做錯事,我們便會被寬恕。寬恕…被寬恕…承認過錯。
教宗方濟各教導首先便是洗心革面,能懺悔認罪是〔天主恩寵〕,是〔天主的恩惠〕(參照厄弗所書2:8-10)

承認過錯
幾年前,我和幾位中學生講授信德,其中有一位慣性遲到,一天我問他:「你為甚麼總是遲到?」他低下頭,搥一下胸,很嚴肅地說:「我罪,我罪,我的重罪!」我登時一怔。
蕩子的比喻中那叛逆兒子回歸父親身邊,更承認:「父親,我得罪了天,也得罪了你,我不配再稱作你的兒子了!(路加15:21)」他父親再不用看到更深的悔意,隨即上前擁抱他,着人為他清洗和換上新衣,還歡宴起來。
多少時候我們自充為義人;多少時候我們為自己辯護;多少時候我們像法利塞人一樣祈禱…「天主,我感謝你,因為我不像其他的人(路加18:11)。」要聖神的光照亮我們的心靈,是需要勇氣和謙遜去面對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這樣做才可以告訴天主我們得罪了祂。

被寬恕
宗座於三月十八日,在聖瑪爾大之家的講道中,再一次提醒在場的人,天主真個愛上了我們。「你們可有想過:上主夢見我!思念我!祂的思想和心中皆有我!」
接着他問:「那該怎辦呢?應該相信,相信天主能夠改變我,相信祂有這大能。」
而天主確實通過修和聖事做到了。耶穌是天主,天主是造物者,祂有重造我們的本領,但我們必須給祂指示。
「究竟這世界還需要什麼才能明白和接受上主慈悲呢!」

寬恕
當我承認了過錯,又接受了〔七十個七次〕的寬恕(參照瑪竇18:22),意思是我求饒恕了這麼多次,也該學到如何寬恕。我實際已經被寬恕了這麼多!
瑪竇福音十八章裏提到惡僕的比喻(21-35節),第一個僕人和第二個僕人的債也有很大差別,第一個欠主人一萬「塔冷通」,相對六十萬天的工資!真難理解他怎麼可以這樣債台高築,但這可能也是我們的寫照,聖奧斯定所謂日常的負債者(daily debtors)。第一個僕人的同伴只欠他一百「德納」,相等於一百天的工資,明顯地第一個僕人仍不懂得感激他主人為他做的一切,亦不肯饒恕他的同伴。CS Lewis論寬恕時說:「成為一個基督徒,就是寬恕那不可寬恕的,因為天主已經寬恕了你生命裏不可寬恕的一切。」
現在也該明白為甚麼聖若望保祿說「世界多需要我們去明白和接受救主慈悲!」我是從被寬恕過無數次才懂得有這需要和找到勇氣去寬恕,就先從家中的近人和一起工作的同事開始吧。要去寬恕加爾各答那潦倒的乞丐並不太難,但要寬恕那氣人的家人或同事可不容易啊。
教宗方濟各說:「親愛的兄弟姐妹,我常常在想教會如何能彰顯慈悲這使命,過程便由皈依開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