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聖保祿學校樂善日慈善園遊會
(本報訊)二零一四年十月十八日(星期六)上午九時至下午四時三十分,聖保祿學校在本校操場舉行了慈善園遊會──樂善日。今年的雲南資助計劃已經是第十年了,在這十年裏驗證了一句話:用生命影響生命。十年前,開遠市的苗族人一窮二白,極度貧窮:苗族人沒有「戶口」,村子裏沒有學校﹐孩子不能在公立學校就讀;村子裏沒有電力供應,沒有飲用水;村民健康情況極差,嚴重營養不良,嬰兒死亡率很高。十年後,在我們的努力下,那裡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興建了四所學校,為學校提供並培訓專職教師,為孩子提供免費教育﹑免費教科書﹑免費牛奶﹑麵包和蛋糕,興建學校水窖﹑家庭水窖﹑大型蓄水池;為學生提供衣服﹑鞋子及學習用品;邀請醫療團隊為學童和村民進行免費體檢。經過十年的努力,我們看到苗族人民生活改善,雲南開遠市煥然一新。本校慈善園遊會—樂善日計劃的成功,全賴一群熱心公益的人,我們讚賞他們的慷慨和無私精神,感謝他們的努力和犧牲精神。
當天,隨著升旗儀式﹑奏起國歌之後,便揭開了慈善園遊會的序幕。蒞臨「樂善日」的主禮嘉賓有:教育暨青年局梁勵局長﹑道明會省會長鞏華偉神父﹑聖保祿學校蘇輝道校長﹑聖保祿學校安敬道總務長﹑教區學校聯會會長劉美玲校長﹑聖保祿學校宗教主任陳信望神父﹑學生會會長之家長和Helena律師﹑雲南陳利女士和李曙先生及小孩﹑澳門校友會張彤彤會長,以及聖保祿學校中小幼學生會會長。
教青局梁勵局長對本校的活動一向十分支持,她在致詞時說,本校的慈善活動有三大意義:一﹑慈善活動是雙向的,學生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在成長;二﹑這是一個最好的親子活動;三﹑把助人為樂的精神傳承下去,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教育是一種功能,通過各式各樣的活動,潛移默化,讓學生知道幸福不是必然的,只有參與其中,才能領悟箇中的道理。
蘇校長﹑安神父﹑陳神父在講話時提到,天主藉著我們的手,我們藉著慈善活動,改變了雲南山區小朋友的現狀。十年前,雲南山區的小朋友在草坪﹑山坡上課,要走六十多公里上學。現在,村子裏已經有新學校上課,有新房屋住,病了有義診,孤兒也得到幫助,不再是沒有戶籍的人。他們深深體會到「只有教育,才能改變人生」。
每年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家長﹑老師到訪雲南,今年也不例外。他們到達山區進行交流活動,親身感受苗族村民的生活,促進彼此的聯繫,促進學習。他們認為本校的雲南助學計劃改變了中國大陸同胞的生活,但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改善。因此,去完參觀後,家長Helena律師忍不住停了手頭的工作,返去雲南繼續工作了幾個月,以自己的綿力,為當地小朋友服務,她認為能付出是一件幸福的事,施比受更有福。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們學習。
為了籌募更多的資金,是次園遊會設有三十多個富有創意的遊戲攤位,例如:「大風吹扭扭樂」﹑「眼明手快」﹑「靈手巧追蹤」﹑「飄流速遞員」……還有即影即有﹑點歌台﹑義賣﹑義演等活動,最吸引小朋友玩的是三個大型充氣遊戲,小朋友在塑膠滑梯上嬉戲,玩得不亦樂乎。蘇校長更親力親為,自彈自唱籌募善款;雲南的小朋友也不甘落後﹐上場獻唱。此外,現場設有慈善大抽獎,獎品包括47吋液晶電視機﹑洗衣機﹑電冰箱﹑各式各樣的家庭電器……最震撼的大獎是房車一部,為了求得頭獎,吸引了很多人買抽獎劵,使善款數字不斷上升。
今年的園遊會能收到預期的目標,全賴嘉賓﹑校友﹑家長﹑學生和教職員工共襄善舉,為幫助雲南山區的小朋友添磚加瓦,貢獻力量。是次活動扣除應有開支後,共籌得善款澳門幣$471,322.10元,此款項將全數撥捐「聖保祿學校──雲南助學計劃」,幫助雲南少數民族山區兒童接受基本教育,並協助他們解決生活的基本需要。在此,感謝各界的支持,感謝曾為雲南助學計劃出錢出力的善長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