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天災無情 人間有情

澳門明愛呼籲支持賑災籌款工作 (本報訊)尼泊爾地震至今第四日,首都加德滿都(Kathmandu)災情最為嚴重,整個地區淪為一片廢墟,餘震不斷。尼泊爾明愛聯同各地明愛組織為當地受影響的災民提供緊急援助,教宗聖方濟各匯出十萬歐元用作當地救災工作,而國際明愛也為當地受影響的居民提供帳篷、食物、防水被單及消毒用品。天氣對拯救工作帶來了嚴峻的考驗,地震後的幾日都有降雨,令大多數通往災區的山路受阻,令救援工作加倍困難。尼泊爾明愛工作人員講述:「我收到無數求助電話,也看到有些災民接到救援物資時感動落淚。」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為尼泊爾震災祈禱文

慈愛的天主: 我們為那些在尼泊爾地震受災難的人們祈禱: 「凡一切信賴上主的人們,請勇敢鼓起你們的心神。」(詠31:25) 願那些陷於恐懼的人們,請勇敢鼓起你們的心神。 願那些可能已經失去了或仍在尋找親人的人們,請勇敢鼓起你們的心神。 願那些可能仍然被困在廢墟下的人們,請勇敢鼓起你們的心神。 願那些提供救濟和援助的救難人員,請勇敢鼓起你們的心神。 願那些動了憐憫之心去幫助的人們,請勇敢鼓起你們的心神。 天父,祢的愛是無遠弗屆的! 請用祢的慰藉和平安, 去填滿那些遭受痛苦的人們。 願我們所有的祈禱, 藉著我們的主基督。阿們。 【註】此篇祈禱文由美國明愛提供,台灣明愛中譯,轉載自台北《天主教周報》。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專訪經濟學家貝爾納鐸.比列加斯博士(Bernardo Villegas)

澳門能成為教育及娛樂中心(二) Pedro Daniel Oliveira 菲律賓的海外工人為你本國的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他們是菲律賓經濟增長的第一原動力。去年有超過一千萬的菲律賓人在海外工作,並為本國匯入了二百八十億元。世界正面臨一次無法扭轉的人力資源寒冬。在發達國家,菲籍勞工是最理想的勞動力。在每個國家他們總是會被第一時間僱用,也是最後才會被解僱,特別是有關家庭照顧、護理、旅遊等行業。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中英葡三文記錄區師達神父的貢獻

《樂‧跡‧區師達神父紀念集》新書發佈會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出版《樂‧跡‧區師達神父紀念集》新書發佈會,5月3日(星期日)下午5時假主教公署舉行。紀念集籌備二十多個月,由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音樂顧問林敏柔博士及致力於澳門歷史、文化及音樂發展研究學者馬慧茜(Graça Marques)主編,當中展示了區神父作為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的許多富有深意而從未出版的資料。書中收錄有關區神父的文章、訪問、相片,以不同的角度回顧這位對澳門音樂發展影響深遠的傑出音樂家。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花地瑪聖母堂歡迎新教友及善會簡介聚會

(花地瑪聖母堂訊)花地瑪聖母堂於4月12日舉行了歡迎新教友及善會簡介聚會。新領洗的弟兄姊妹、本堂主任司鐸何知行神父、堂區議會主席、慕道班導師及善會代表出席了是次聚會。 聚會中各位新的弟兄姊妹各自分享了領洗的感受;而不同善會代表亦簡介了所屬善會的宗旨,並進行現場招募新組員。同時,何神父向每位新的弟兄姊妹致送了紀念品。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利瑪竇家長會顯愛心

組織師生捐血救人 (本報訊)利瑪竇中學本學年主題為「Be An Angel!──成己成人的天使!」。為此,家長會組織家長及師生一行三十多人,於2015年4月18日下午前往澳門捐血中心參觀及進行捐血活動。經該中心之醫生及技術人員悉心講解和介紹後,參與者對血液的分類和用途、捐血中心的運作及收集之血液的處理程序,都有相當的了解。參觀完該中心之設備及了解其運作後,十多名師生還即場捐血,以表達本校學生願意為他人而貢獻自己的無私精神!這次活動成就了他們人生的第一次捐血,並且留下美好的回憶。活動於下午六時結束,正好劃上完滿的句號,這樣家長及師生都帶着平安和喜樂回家去!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澳門傳統節日:五月十三日花地瑪聖母敬禮

「萬福、萬福、萬福瑪利亞…」清徹響亮的歌聲從玫瑰堂一路唱到主教山小堂。每年五月十三日,澳門的教友都會按照近百年的傳統舉行花地瑪聖母聖像遊行(本地人的說法是出聖相)。 那一天的下午,議事亭前地行人如鯽,而花地瑪聖像亦將由玫瑰堂帶至主教山小堂。為數約三千的教友在彌撒後高唱著聖母歌曲、唸著玫瑰經,暮色中前往主教山。聖母玫瑰善會的會員抬著美麗花朵裝飾的花地瑪聖母像徐徐向著主教山小堂出發。教區主教及神職人員都參與這自一九二九年開始的對聖母表達敬意的活動。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參與聖若瑟勞工主保堂堂慶後感

Teresa 五月一日是聖若瑟勞工主保堂慶祝16週年堂慶的日子,除了感恩聖祭、堂慶聚餐外,還舉行同樂感恩音樂會。參與這兩天的活動中,我感受到聖若瑟勞工主保堂在這十多年來的變化,它在聖神引導下,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的會士的努力,能在短短的十多年間建樹今日的活躍堂區。事實上我甚少會到該堂望彌撒,只是偶爾去一趟參加主日彌撒,或晚上普通話彌撒。頓然回想該堂在過往的堂慶日子,也曾參與,但今次的堂慶,給予我很大的啟發,可能最近我細閱一本名叫「非洲的先知」的書,敘述有關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會祖金邦尼主教傳,從而認識這位會祖,把他一生奉獻於中非洲的福傳工作,為非洲建立的「宗徒小團體」,他的格言-「與非洲共存亡」,數代的傳教士均忠於中非洲的艱辛之福傳事務,宣講福音並藉此建立基督徒團體及改善非洲人民的生活實況而提升人性尊嚴。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

朋友 有愛 有犧牲 梁展熙 今天的福音選讀,鮮見的,緊接上主日。在上主日的福音中,耶穌以「葡萄樹、葡萄枝,與葡萄園丁」的比喻,來解釋耶穌、門徒,與天父三者之間的關係。最重要的,是葡萄枝要連在葡萄樹上;而門徒把自己連在耶穌身上的要素,就是愛。 基本上,耶穌在他這番話的下半部分中,是在重覆上述要點。不過,也有幾點思想是他在上半部分中未曾提及的。首先,明白到神人之間彼此存留的關鍵,會帶來的喜樂,而且是「圓滿無缺的喜樂」;當然,這份喜樂是來自耶穌的(若15:11)。其次,這份互存、這份喜樂,何以是來自耶穌的呢?因為,分享這份互存、這份喜樂在先的,是耶穌:「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16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方濟各沙勿略在東方(14)

文德泉蒙席 著 三個歐華利 在澳門,我們有一個佐治歐華利紀念石像【見註】,他就是第一個於一五一三年來華的葡萄牙人。他到過屯門,並在那裡竪起了一根刻有葡萄牙王國紋章的紀念石柱。他死於一五二一年七月八日,葬於其兒子多年前下葬的地方。 若望巴路士曾說過:泥士可侵蝕他的肉體,但如果我的記載仍保存於世,他的墓地亦永留人的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