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二端:聖母拜訪聖婦依撒伯爾
教會透視: 中國教會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節
2015.06.12 教會透視: 中國教會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節
主日福音 -- 常年期第十二主日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4:35-41 有一天傍晚,耶穌對門徒說:「我們渡海,到對岸去吧!」門徒於是離開群眾,載耶穌走了;與耶穌一起的,還有其他小船。
Music by Aurelio Porfiri
Liturgical Mass Sheet
「神職人員與平信徒如何合作福傳」講座完滿結束
培聖會為回應「獻身生活年」於6月14日,假瑪利亞中心,舉辦「神職人員與平信徒如何合作福傳」講座,主講者為陳繼容博士。當天活動前雖天降暴雨,但仍無阻參加者出席的决心。培聖會神師袁偉明神父,該會會友,還有各修會的修女、教友等數十人參加了是次活動。 首先,由該會介紹舉辦是次講座目的,接著由袁神父帶領祈禱,陳博士以講座主題的內容,用教會憲章言簡意賅介紹:論天主子民的成員──教友的地位、論教友的救世傳教生活、教友參與普通的司祭職,參與敬禮、參與基督的先知任務及見證任務、參與基督的王道使命、教友與教會聖統的關係等。 是次講座時間雖短,但陳博士扼要舉證一些教友如何積極關懷及支援神職人員的真實事例,讓各人明白應由家庭培育子女自小對天主的熱愛情操,更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堂區工作做起,特別是男孩子參加輔祭工作,神父也應鼓勵多些男孩子參與,因此乃培育聖召的良好時機。 講座結束前,安排了參與者發表意見和提問的環節,在場人士踴躍提問討論,氣氛熱烈,講座在袁神父為參與者降福後結束。活動後各參加者共晉茶點,彼此分享及交流對福傳事工的意見和經驗。 【註】教會憲章4:38:毎位教友應該對世界作主耶穌復活與生命的證人,及生活天主的標記。
救恩史 -- 耶穌時代(十一)
歡喜一端:天使向聖母瑪利亞報喜
主日福音 -- 常年期第十一主日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4:26-34 那時候,耶穌對群眾說:「天主的國,好比一個人,把種子撒在地裡;他黑夜白天,或睡覺或起來,那種子發芽生長,至於怎樣,他卻不知道,因為土地自然生長果實:先發苗,後吐穗,最後穗上長滿麥粒。當果實成熟的時候,他便立刻派人,以鐮刀收割,因為到了收穫的時期。」
專訪慈幼會張心銳執事
滋養聖召必須了解禮儀中聖體聖事的奧蹟 葉家祺 慈幼會張心銳執事將於二零一五年六月二十日(端午節)下午三時正於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領受司鐸聖秩,禮儀由香港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 生於澳門的張心銳自小就在香港接受教育,中三時加入慈幼會在柴灣的維豪備修院。蒙家人,朋友及神長的支持,他堅定地踏上成為慈幼會士的道路,獻身教會,為天主子民服務。執事在晉鐸前與本報分享了他的聖召故事,禮儀生活對聖召培育的重要性,慈幼會靈修,並暢談他獻身生活上的好兄弟劉偉傑神父的一些小故事。 慈幼會誠邀教徒蒞臨參禮,為新鐸祈禱。六月十九日晚上七時半,在筲箕灣柴灣道十八號慈幼會修院,為張心銳舉行祈禱會。新鐸首祭將於二十一日早上十時半在聖本篤堂以羅馬禮常用形式舉行;七月五日中午十二時半在進教之佑堂以羅馬禮特殊形式(特倫多禮儀)舉行。 另新鐸將在七月十九日(主日)上午九時於澳門聖老楞佐堂舉行首祭,歡迎教友參加,共沐主恩。
聖方濟各沙勿略在東方(19)
文德泉蒙席 著 歐華利的悲慘收場 我不是說那個在1521年死於屯門,如今在澳門有一個紀念石像的歐華利。我說的是那個生於飛索仙達(Freixo de Espada à Cinta)並號稱「方濟各好友」的歐華利,因為他曾經在上川島熱情接待過聖人,但郤在聖人臨終前把他遺棄在孤島上。 方濟各蘇沙(Francisco Sousa)在其「東方征服史」上寫說:「葡萄牙船隻已全部離開,只剩下從馬六甲來的聖架號。最後離開的是那位在自己的茅屋招待過沙勿略的船長。為報答他,沙勿略曾勸他在上川島多待一會直至訂購的新船到來。」
接觸神的位格
假如神有三個位格呢? 文祖賢 著 吳志濠 譯 你可能會發覺這數個星期的文章內容離不開創世紀第一至二章。(我不太清楚你對「從起初」能理解多少,因為直至我讀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和本篤十六世的著作時才有所頓悟。) 我們都知道「從起初」天主願意以祂的肖像和模樣創造我們(參考創世紀第一章二十六節)。祂賦予每人一顆不死不滅的靈魂,而為使我們自由,再給予我們分辨是非的智力;我們,即男和女的模樣,是祂創造中的傑作和代表,是祂造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