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信德:是焦慮和抑鬱的良方?

專訪Wenceslao Vial神父 (司鐸、醫生、教授) (2) Rocio Lancho Garcia Zenit 本文接續上周有關Wenceslao Vial神父的專訪。   書中也有提及性失調,我們又如何用信德去應付呢? 須知要解決人類現實的問題,我們便該用理性,故此,有關性方面的問題,信德應用不着了。面對疾病或障礙,教友應尋求有經驗的醫生意見,一般有常識的人也會這樣做。 說到這裏,我不得不提兩個現象,它們都會妨礙理性地分析性方面的事情,就是性別意識形態和把性淡化。性格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若瑟大學新校明年啟用

青洲新校舍集中學大學於一身 (綜合澳門日報及本報訊)佔地一萬二千平方米、位於青洲的聖若瑟大學與聖若瑟教區中學聯合新校舍預計將於明年三月完工,下一學年起正式啟用。該校舍耗資五億八千萬元,前後經歷三年時間興建,校園多處地方體現環保建築設計理念。聖若瑟大學校長薛沛德表示,僅就聖大而言,新校園料可增容九百名學生,至最多二千二百人。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羅撒校慶祈主祐 慈善步行為公益

(本報訊)為慶祝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建校八十二周年,該校將於十月二日上午九時半假主教座堂舉行校慶感恩彌撒,敦請黎鴻昇主教主祭,師生一同感謝天主對聖羅撒的護佑,並為全校教職員工、學生祈福。 該校主保聖人聖方濟熱愛大自然,尤其愛小動物,故此邀請楊國輝神父當天下午四時於聖羅撒中文部仁愛樓操場主持寵物祝福禮,藉此宣揚聖人愛好大自然的精神,亦為寵物及其主人送上祝福。 十月三日舉行校慶慈善步行籌款活動,當天全體師生眾志成城,發揚樂善好施的優良傳統,透過身體力行為愛起動,「行」善助人。當天全體師生將於上午九時齊集該校,邀請明愛總幹事潘志明於九時三十分主持起步禮,圍繞松山浩蕩而行,所籌得之善款將全數撥捐澳門明愛,以支持明愛社會事務,扶助弱勢社群。 歡迎各界人士、校友、家長蒞臨參與支持,為善最樂,共襄善舉。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愛和榜樣需要在生活而非在網路上體驗

專訪聖家學校林淑華修女及何佩儀副校長 葉家祺 澳門聖家學校由玫瑰道明傳教修女所創辦,於一九五八年先開辦托兒所、幼稚園。於一九六三年開設小學,由林瑪利修女為首任校長,聖家學校在新橋地區為當地居民服務,歷經五十多年歷史來春風化雨,作育英才,傳承修會宗旨。 現任校長為林淑華修女,自一九九一年來接任校長一職,歷經二十五年的教育生涯的林修女,見證著澳門在教學工作上一路以來的軌跡。校長與副校長在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天主教學校無論過去或現在對澳門的教育貢獻和重要性是不可質疑的。自澳門回歸中國及賭權開放以後,澳門社會和經濟都起了很大的變化,博彩業帶動就業機會及經濟,也影響了家庭生活形態及人的價值觀及行為態度。」 林修女援引去年黎鴻昇主教在致天主教教育機構負責人之公函中,認同「教育在天主教的教會中是一大挑戰,誠然,它是一項複雜的工作,受到社會多方面的衝擊,但教會有承擔的勇氣和應變的能力,並有恆常的希望。」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通諭的背後

梁展熙 上次,我們稍稍回顧了教會社會訓導傳承的沿革、各大社會通諭的主旨,以及《願祢受讚美》與《福音的喜樂》之間的關係。這次,我想談談《願祢受讚美》這份通諭背後的人。的確,像通諭這類篇幅較長的宗座文獻,通常先由專責的宗座部委撰寫各部分的草稿,在參考過神學及其他各領域的專家意見後,再經教宗本人審訂,然後頒行。不過,由於以往資訊沒那麼發達,這些默默耕耘的人都不為人所知。事實上,既然這些人的思想已揉合在《願祢受讚美》中。那麼,我們在認識到這些人的同時,也可更深入地了解這份通諭。

uncategorise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方濟各沙勿略在東方 (32)

文德泉蒙席 著 聖人的聖髑誰屬? 慈幼會陳基慈神父(Pe. Mario Acquistapace, SDB)為慶祝路環聖方濟各小堂五十週年堂慶,把聖人的聖髑帶到那裡去,並有意思把它永遠放在那裡。但收藏超過一世紀的聖若瑟修院則要取回安放。另一方面,澳門耶穌會及紅衣會(主教座堂詠禱司鐸團)亦認為自己才是最終擁有者。 但真正的「業權」誰屬呢?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保祿學校與澳門電訊簽署合作儀式

學校推App增家校合作 潘智宏 聖保祿學校與澳門電訊於九月二十五日在聖保祿學校禮堂簽署合作協議。該合作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擴闊和深化資訊科技於教學層面上的應用和實踐。聖保祿學校將正式引入由澳門電訊研發的家校溝通平台──校信通(mSchool)服務,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積極推動電子教學優化教學的質素。儀式當日邀請澳門天主教教區黎鴻昇主教、聖母玫瑰道明會省會長鞏華偉神父以及聖保祿學校校長蘇輝道博士等嘉賓出席,場面盛大。 聖保祿校長蘇輝道表示,學校早於2001年引進「賦權學生,開放校園」計劃(Empowering Students for an Open School (ESOS) Program),其中一個首要發展教學策略就是實施以學生為本的教與學,而今天儀式的焦點就是推行一個單一的校家/家校通訊管理系統。由於現在我們的生活充斥著科技機遇和重要挑戰,所以學校不可能成為所謂的「一人樂隊」,必須要積極地與其他機構、組織合作。另外,學校和家長之間持續有效的溝通對建立家校合作開係是必須的。「澳門校信通」是聖保祿學校和澳門電訊其同合作、協調及協作的產物,今天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僅僅標誌著與澳門電訊對實踐的共同願景──推動資訊科技教育發展──長期合作的開始。 澳門電訊行政總裁潘福禧先生致詞時表示,是次簽署儀式象徵著教育界與通訊科技界透過各自己的資源優勢,凝聚力量擴闊和深化資訊科技在教學層面上的應用。另外,潘福禧認為本澳門電子教學的進程任重道遠,需要集合政府,教育界及各界力量,並貫徹承諾澳門電訊將全力以赴地推動電子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