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展熙 在主日彌撒中,我們必定會唸到(將臨、四旬期除外):「天主在天受光榮,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我們都知道,這是《路加福音》的耶穌誕生敘述中,天使向牧童們傳訊時所說的(2:14)。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怎麼《路》中的耶穌卻說:「你們以為我來,是給世界送和平嗎?不;我是來送分裂的」呢?
偉人的召叫(9)- 「明智的人,步步謹慎」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拉维·香卡(Ravi Shankar)是《生活的藝術》基金會(Art of Living Foundation)的創辦人,他憶述說:「摩哈瑪·甘地(印度國父)乘坐火車前往大吉嶺(印度某山上的車站)時…列車移動到山上,火車頭的引擎突然跟車廂失去聯繫。故此,火車頭繼續前行,車廂則往後退。」
教宗主持世青節閉幕彌撒 – 耶穌希望作我們生命行程的導航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7月31日主日在克拉科夫慈悲營地主持第31屆世青節閉幕彌撒,超過150萬的世界青年熱切地參禮。教宗指出,耶穌總是向青年們喝彩,不嫌棄他們的軟弱,在他們每次跌倒後都扶起他們。青年們與耶穌在一起,就能改變世界。
教宗宣布下一屆世青節將於2019年在巴拿馬舉行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7月31日在克拉科夫世青節閉幕彌撒結束之際,誦唸三鐘經前宣布下一屆世青節的世界青年大聚會將於2019年在巴拿馬舉行。這將是中美洲國家首次主辦世青節的全球性活動。
教宗機上記者會 – 不可將伊斯蘭與暴力相提並論
(梵蒂岡電台訊)第31屆世界青年節於7月31日落下帷幕,教宗方濟各也結束了在波蘭的牧靈訪問,當天晚上返回梵蒂岡。從克拉科夫返回羅馬的航程雖然僅有兩個小時,但教宗依然回答了隨行記者們的提問,直言不可將宗教與暴力相提並論,並表明必須向青年學習。
教宗方濟各《尋找天主的面容》簡介:女性默觀者應做人類的燈塔和火炬 – 一位修女閲讀教宗方濟各的書 – RV
23/07/2016 19:50社交網絡: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7月22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尋找天主的面容》(Vultum Dei Quaerere)宗座憲章。這份文件針對度默觀生活的女性,提出女隱修院的適當培育、自主的特定準則,以及結成聯會。文件對一般的奉獻生活提出12個省思題目,並作出14條規定。
世青節守夜禮 – 我們不是為混日子而生,而是為留下印跡而來
(梵蒂岡電台訊)「我們來到世上不是為了混日子,在梳化上虛度一生,而是為了留下一個印跡」,教導世上的大人們「建設友愛的橋樑」。教宗方濟各7月30日晚與大約160萬名青年在克拉科夫「慈悲營地」舉行了世青節祈禱守夜禮,對他們作出上述鼓勵。教宗邀請青年走上天主所指示的道路,打破那令人封閉和癱瘓的懼怕和恐怖。
教宗與青年拜苦路 – 我們基督徒的可信度取決於接納受苦者與否
(梵蒂岡電台訊)青年們在歡迎教宗的活動中把克拉科夫布沃涅公園當成喜悅的劇場,隔天7月29日他們在世青節傳統的拜苦路活動中,又把這裡變成靜默與祈禱殿堂。苦路的每一處都以身體和精神上的慈悲善行為主題,默想人類的苦難。教宗對此表示,只有效法耶穌基督捨棄自我,才能回答人類的苦難。因此,教宗呼籲青年通過十字架的苦路成為「服務的主角」。教宗在祈禱中特別念及那些躲避戰亂的敘利亞難民。
教宗到奧斯維茨集中營靜默祈禱,觸摸世界的悲苦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7月29日上午前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納粹在波蘭建造的奧斯維茨和比克瑙(Auschwitz-Birkenau)兩個集中營,憑弔死在納粹集中營的無辜亡靈。這是他訪問波蘭的一項重要活動。
教宗方濟各《尋找天主的面容》- 簡介 女性默觀者應做人類的燈塔和火炬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7月22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尋找天主的面容》(Vultum Dei Quaerere)宗座憲章。這份文件針對度默觀生活的女性,提出女隱修院的適當培育、自主的特定準則,以及結成聯會。文件對一般的奉獻生活提出12個省思題目,並作出14條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