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薩拉樞機 聖座禮儀聖事部部長 丙、《禮儀憲章》頒佈後,發生了甚麼事? 我之所以提出,應該重新檢視《禮儀憲章》及其後的改革,是因為我不認為,我們今天可以坦誠光看《禮儀憲章》的首節,便大家自滿已達成了它的各項目標。我的兄弟姊妹們,會議教長們所提到的信徒們,去了那裡?眾多的信徒們,今天已經變成了無信者:他們根本已經不再來參與禮儀了。引用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話:「忘記天主令人放棄人類。
專訪恩尼奧•安東內利樞機:探討人生的意義 – 有形與無形
文/Aurelio Porfiri 譯/何紹玲 人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不管他是什麼宗教或信仰、甚至缺乏信仰。活在世上的你和我,不斷通過平日看得見的事物,去捉摸看不見的事物。我們整天都在談論世俗的事,包括作為機構的教會。然而,難道用聖德、神蹟或護教學來作話題,不是有趣得多嗎?
偉人的召叫(10)- 鍾愛之物、縱情之患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jmom.honlam.org 1994年,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被泰晤士報(Time Mazagine)揀選為該年度的「風雲人物」。雜誌上架當日,他的發言人立即購買一本,然後拿回去給教宗過目。
聖言啟航(丙年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耶穌的和平 無可避免的分裂
梁展熙 在主日彌撒中,我們必定會唸到(將臨、四旬期除外):「天主在天受光榮,主愛的人在世享平安」。我們都知道,這是《路加福音》的耶穌誕生敘述中,天使向牧童們傳訊時所說的(2:14)。在今天的福音選讀中,怎麼《路》中的耶穌卻說:「你們以為我來,是給世界送和平嗎?不;我是來送分裂的」呢?
偉人的召叫(9)- 「明智的人,步步謹慎」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拉维·香卡(Ravi Shankar)是《生活的藝術》基金會(Art of Living Foundation)的創辦人,他憶述說:「摩哈瑪·甘地(印度國父)乘坐火車前往大吉嶺(印度某山上的車站)時…列車移動到山上,火車頭的引擎突然跟車廂失去聯繫。故此,火車頭繼續前行,車廂則往後退。」
教宗主持世青節閉幕彌撒 – 耶穌希望作我們生命行程的導航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7月31日主日在克拉科夫慈悲營地主持第31屆世青節閉幕彌撒,超過150萬的世界青年熱切地參禮。教宗指出,耶穌總是向青年們喝彩,不嫌棄他們的軟弱,在他們每次跌倒後都扶起他們。青年們與耶穌在一起,就能改變世界。
教宗宣布下一屆世青節將於2019年在巴拿馬舉行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7月31日在克拉科夫世青節閉幕彌撒結束之際,誦唸三鐘經前宣布下一屆世青節的世界青年大聚會將於2019年在巴拿馬舉行。這將是中美洲國家首次主辦世青節的全球性活動。
教宗機上記者會 – 不可將伊斯蘭與暴力相提並論
(梵蒂岡電台訊)第31屆世界青年節於7月31日落下帷幕,教宗方濟各也結束了在波蘭的牧靈訪問,當天晚上返回梵蒂岡。從克拉科夫返回羅馬的航程雖然僅有兩個小時,但教宗依然回答了隨行記者們的提問,直言不可將宗教與暴力相提並論,並表明必須向青年學習。
教宗方濟各《尋找天主的面容》簡介:女性默觀者應做人類的燈塔和火炬 – 一位修女閲讀教宗方濟各的書 – RV
23/07/2016 19:50社交網絡: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7月22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尋找天主的面容》(Vultum Dei Quaerere)宗座憲章。這份文件針對度默觀生活的女性,提出女隱修院的適當培育、自主的特定準則,以及結成聯會。文件對一般的奉獻生活提出12個省思題目,並作出14條規定。
世青節守夜禮 – 我們不是為混日子而生,而是為留下印跡而來
(梵蒂岡電台訊)「我們來到世上不是為了混日子,在梳化上虛度一生,而是為了留下一個印跡」,教導世上的大人們「建設友愛的橋樑」。教宗方濟各7月30日晚與大約160萬名青年在克拉科夫「慈悲營地」舉行了世青節祈禱守夜禮,對他們作出上述鼓勵。教宗邀請青年走上天主所指示的道路,打破那令人封閉和癱瘓的懼怕和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