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論聖樂】適當的音樂培育能治癒平庸、膚淺與凡俗

文:文祖賢神父 譯:姚子汶 教宗方濟各上週六(4日)在梵蒂岡接見出席國際聖樂會議的人士時表示,「聖樂的使命是讓我們感悟天主的美善,因此絕不能陷於平庸與膚淺。」國際聖樂會議是由聖座文化委員會和聖座教育部於本月2-4日召開,討論「音樂與教會:《論聖禮中的音樂》訓令(Musicam Sacram)頒布50年來的禮儀與文化」。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四旬期愛德運動】勞工主保堂發動捐獻 援助南蘇丹難民

四旬期提示我們需要多作實質善工去幫助受苦的兄弟姊妹。教宗方濟各在四旬期文告談及福音中有關「富翁與拉匝祿」的比喻。教宗讓我們在這個有意義的故事中找到啟發:這故事給了我們一把鑰匙,使我們了解自己該做些什麼,以獲得真正的幸福和永遠的生命。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謙行天意 愈顯主榮

梁展熙 每年四旬期第二主日的福音選讀,都是「耶穌顯聖容」(The Transfiguration of Jesus)。在今時今日的人來說,這樣的稱謂不易明白,而且似乎掩蓋了其更深一層的意義。容我斗膽提出,更貼切的名稱應該是「耶穌改變形態」(The Metamorphosis of Jesus)。這提議取靈感於「[耶穌]在他們面前變了容貌」一句的動詞:metamorphoō(=改變;轉化)。這個動詞的字根之一是「morphē」(=形狀),使人不其然想起保祿的《致斐理伯人書》中詩歌的一句:「[基督]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2:7)。句中的「形體」,原文就是「morphē」。至於動詞「metamorphoō」,在《新約》中只出現在另外兩處:「你們不可與此世同化,反而應被你們心思的更新所『變化』」(羅12:2)及:「我們眾人以揭開的臉面反映主的光榮的,漸漸地光榮上加光榮,都『變成了』與主同樣的肖像,正如由主,即神在我們內所完成的」(格後3:18)。可以說,耶穌顯示自己光榮,預兆著祂追隨者的轉化。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中非內戰結束 加爾默羅修會保護基督徒和穆斯林

(梵蒂岡電台訊)中非首都班吉國際機場附近的姆波科(M’poko)難民營關閉數週後,在班吉附近的加爾默羅山聖母隱修院避難三年之久的難民也離開了他們的營地,標示著中非內戰的緊張局勢已經結束。2012年末至2013年初,塞雷卡武裝分子和反巴拉卡組織之間曾爆發了血腥衝突。2015年11月教宗方濟各曾牧靈訪問中非首都班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