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智耆之友協進會一行人日前到主教公署拜訪李斌生主教。該會會長劉玫瑰等向李主教交流了「智障雙老家庭」的情況。 李主教表示,教區一直特別關顧弱勢社群的需要,例如開設「上智班」等。未來希望帶動社會各界關心、一同支持特別需要照顧的群體。
新聞簡訊
教宗接見歐盟首腦:投資生命、家庭和青年 (綜合報道)歐盟各國首腦上周六(25日)在羅馬慶祝《羅馬條約》簽訂60週年。該條約是歐洲經濟和政治一體化進程的起點。教宗方濟各藉此機會,於前一天(24日)在梵蒂岡接見了歐洲領袖,談及統一、團結、尊重生命和家庭、基督徒的根源、保護工作和青年、接納移民等主題。 教宗回憶1957年當時簽訂《羅馬條約》的情境:「那是一個充滿期待和希望、激情與擔憂的日子。」他表示,建立歐洲的想法包含著人類的形象和責任,而人類具有福音友愛的酵素,以及數千年來人類始終對真理和正義的渴求。 教宗其後又談到基督宗教對歐洲的重要性:「歐洲文明始於基督宗教,少了它,尊嚴、自由和正義等西方價值觀在很大程度上將變得不可理解。」他引用聖若望保祿二世的話,「歐洲的靈魂即使在今天依然保持統一,因為大家除了共同的起源之外,都秉持同樣的基督徒價值觀、人性價值觀。例如:人的尊嚴、對正義和自由的深切感情、勤奮、主動精神、熱愛家庭、尊重生命、容忍、渴望合作與和平。這些都是歐洲的重要特徵。」 教宗談到目前的危機,強調這是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刻,同時指出歐盟現時面前的挑戰,而這些現實中的問題,都能在歐盟之父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基礎中找到答案:「這些答案我也已經說過,即以人為中心、積極團結、向全世界開放、追求和平與發展、向未來開放。因此,我們不僅要聆聽個人的要求,也要聆聽社會和組成歐盟各族人民的要求。」 教宗因而強調,歐盟首先要成為人的團體、人民的團體,以作出團結之效。同時,教宗又說明要向青年人開放、投資家庭、尊重良知和公民理想、為生兒育女的機會提供保障、捍衛生命;歐洲就能重新找到希望。
華語聖母軍勝利之后成年區團檢閱大典
(本報訊)澳門華語聖母軍勝利之后成年區團,於2017年3月18日(星期六)下午3時,假座聖老楞佐堂舉行常年檢閱大典,敦請李斌生主教主禮。
教宗下月訪花地瑪 將宣布兩牧童封聖法令
(梵蒂岡電台訊)普世教會將喜迎36位新聖人和40位新真福。其中那兩名親眼目睹花地瑪聖母顯現的小牧童,真福方濟各(Francisco Marto)和雅仙達(Jacinta Marto)也即將封聖。教宗方濟各3月23日上午接見了聖座封聖部部長阿馬托樞機,授權該部會頒布相關法令。
教宗慰問倫敦襲擊受害者 各宗教斥屬野蠻暴行
(綜合報道)英國倫敦國會大樓上周三(22日)發生恐怖襲擊,造成5死、逾40人受傷,當中至少7人傷勢嚴重。教宗方濟各在悲劇發生後向英國天主教主教團主席暨西敏寺總主教尼科爾斯(Vincent Nichols)樞機發唁電,慰問受害者。
澳門聖若瑟修院同學會 慶祝主保聖若瑟瞻禮
(本報訊)澳門聖若瑟修院同學會於3月20日慶祝其主保聖若瑟瞻禮,並在該日下午6時在修院聖堂舉行了一台拉丁文大禮感恩彌撒,由李斌生主教主持,一眾舊修生組成的聖多瑪斯合唱負責歌唱部份。
MISSA BREVIS IN HONOREM SANCTI ALOISSI VERSIGLIA – Kyrie Eleison
Aurelio Porfiri
救恩史 -- 教會時代 五十一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
救恩史 -- 教會時代 五十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教宗庇護十二世
聖若瑟教區中學重返原址 候任校長接受專訪 講述聖中新計劃
文:姚子汶 約10年前,伴隨不少澳門人成長的青洲聖若瑟教區中學(下稱聖中),因校舍與聖若瑟大學校舍合拼而被拆卸重建。經過多年的等待,聖中的新面貌終於誕生,聖中亦終於「回家」,新校園將於下學年(2017-2018年)正式啟用。適逢剛過去的校慶,聖中第六校候任校長喬樹勇(Samuel)接受《號角報》專訪,講解新校舍之餘,更講述了來年聖中第六校的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