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若望3:16-18 今天這個節日讓很多神父敬而遠之,因為我們到底該如何使用有意義的詞句描述三位一體這樣抽象的概念呢?雖然我們常說上主是美善的,但無論上主的美善是多麼崇高,我們對於「美善」的理解還是有限的。因此,當我們要討論三個「位格」的含意和相互關係時,就會發現以人類的語言是無法完整表達這樣的概念的。天主是難以用言語形容的,就好像試圖向一位天生全盲的人解釋色彩一樣的困難。儘管我們意識到天主的無限,但日常生活中還是有許多事物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天主的內在,以及觀察到我們和天主之間的聯繫,因為天主存在的目的就是要與我們建立關係。 當我們和別人相處時,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舉止、互動和行為模式,大約知道哪些人是友善的,哪些人是冷酷的。天主在我們眼中是深不可測的,然而我們可以用比喻來說,天主就好比有三個「面具」一樣,三個不同的角色,朝著三個不同的方向。這樣的比喻,不是唯一的解答,而是一個經過努力探索後所得到的領悟。這三個角色分別是聖父、聖子和聖神。
香港鹽田梓朝聖、粉嶺探訪一天遊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朝聖服務協會將於2017年8月12日(星期六),舉辦「香港鹽田梓朝聖+粉嶺探訪一天遊」。 行程包括: 前往香港西貢鹽田梓,在有百多年歷史的聖若瑟堂舉行感恩聖祭;參觀聖人福若瑟神父故居遺址。 是次活動邀請到聖言會的胡侶圓神父同行,並主持感恩聖祭。於西貢品嚐風味海鮮午餐。 午餐後前往粉嶺寶血女修會修院,探望曾在本澳聖德蘭學校服務超過三十年的胡意清修女。
新聞簡訊
「六四事件」28週年 澳港兩地均有悼念活動 (綜合天亞社訊)「六四事件」28週年,香港和澳門均有悼念活動。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一如以往,在6月4日當晚,於議事亭前舉行燭光集會,現場參與連同圍觀的人士有近200人。 而在香港,支聯會在維園舉行的六四燭光晚會,約有11萬人參與。由香港天主教團體支援中國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天支聯)及方濟會正義和平組當晚亦合辦「民主中國」祈禱會。香港教區夏志誠輔理主教在祈禱會中提醒教友,「作為基督徒,我們首先尋求的不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度,而是天主的國!」 夏主教表示在過去28年裡,天主的慈愛和恩賜在「在那些以赤子之情愛國愛民的學生身上,在那些憑良知以自己血肉之軀保護學生的北京市民身上,在過百萬冒著風雨頂著炎陽上街的香港人身上,在28年來一直紀念這件事而拒絕遺忘的每一個人身上」。 他又說,從如劉曉波、胡佳、譚作人、劉霞、維權律師等人,看到天主對中華民族的慈愛從未間斷。大家可能沒有相同信仰,不過都體認到上天讓他們在這世代成為中華子女,有一個歷史的意義,「他們選擇,使自己的生命,不只為一己的安穩而活。在他們的慷慨就義之中,他們活出了愛的真諦,喚起了很多人的良知,我相信也包括你和我的良知」。
光啟社董事長丁松筠神父離世 終年75歲
(天亞社訊)台灣廣為人知的耶穌會士「傑瑞叔叔」丁松筠(George Martinson)神父,在領取中華民國身份證前夕離世,享年75歲。 這位光啟社董事長上週三(31日)早上在寢室被發現時,上半身伏在床上,下身跪在地上,相信他是在祈禱中把靈魂交還給天父,完成其侍主生涯,包括在台灣逾半世紀的神職使命工作。 光啟社意大利籍副社長蔡明隆(Emilio Zanetti)神父接受《天亞社》訪問時說,法醫查看遺體後表示,丁神父已經離世兩、三天,需盡快火化。蔡神父難過地說,「丁神父上月27日從大陸談業務合作後,回到他以社為家獨居的光啟社大樓,就沒再看到他身影。」28日仍是假期,他從門口保安人員中得知丁神父回來了,但沒探望一下,「若去了,也許還來得及急救丁神父」。
聖中第五校敬禮聖母活動
(本報訊)今年適逢是花地瑪聖母顯現100週年,天主教澳門教區在5月起便舉行多項敬禮聖母的活動,花地瑪聖母像出遊更是教會每年一度的隆重盛事。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作為教區的一分子,為了讓學生加深對宗教活動及對聖母的認識,並以聖母作為學習榜樣,於本月27日舉辦「聖母像出遊」敬禮活動,藉此讓同學學習聖母的愛德、純潔、謙卑、無私奉獻等美德。
婚前準備講座7月初續辦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 – 婚姻家庭輔導中心本年第二期的婚前講座已於5月14和21日順利完成,八場講座的總出席人次達到157人次,參加者表現投入,且與講者有積極的互動;整體上,大部份的參加者對於是次婚前講座表現滿意,且對講者的評價甚高,最重要的是,大部份的參加者都肯定是次婚前講座對他們準備結緍有所幫助。
永援聖母傳教修女會慶祝主保瞻禮
(本報訊)永援聖母傳教修女會定於6月24日,熱烈慶祝該會主保永援聖母瞻禮。由6月15日至23日下午7時半,假天主教牧靈中心(安仿西街48-58號)舉行九日敬禮,有彌撒、誦念玫瑰經和敬禮經文;24日瞻禮日下午5時,假聖老楞佐堂舉行大禮彌撒,邀請劉偉傑神父主持。聖祭後共進茶點,歡迎教友參加,同敬聖母,共謝主恩。
「妙哉!瑪利亞」聖經講座
(本報訊)適逢花地瑪聖母顯現100週年,天主教澳門聖經協會邀請母佑會高夏芳修女於7月29日(星期六)下午2:00至5:00,在聖若瑟修院宏恩堂舉行聖經講座,主題為「妙哉!瑪利亞」。歡迎有興趣者報名參加。 報名可電郵:macaubiblical@gmail.com或whatsapp/致電62381306 是次講座費用全免,歡迎自由捐獻。名額有限, 額滿即止。 高夏芳修女簡介
教宗頒布《世界傳教節文告》:世界需要耶穌的福音
(梵蒂岡電台訊) 普世教會將於10月22日慶祝本屆世界傳教節,教宗為此於五旬節主日(4日)頒布2017年《世界傳教節》文告,論及「福音轉化的力量」,期勉眾人培養「傳教的心」。教宗方濟各當天也在祈禱活動中祈求:「願聖神支持教會在普世的傳教工作,給所有傳揚福音的男女賜下力量。」 本屆《世界傳教節文告》強調,基督信仰以傳教為核心。教宗解釋:「傳教乃屬教會的本質,教會若不傳教,就不再屬於基督的了,而淪落為眾多社團中的一個而已。」當我們身處的世界「受到假像所混淆、受到挫敗所重創、受到多次手足相殘、尤其傷及無辜的戰爭所撕裂」時,我們必須自問:「何謂傳教的根基?」 教宗指出,福音的喜樂「是動人心弦的」,蘊藏復活基督的新生命。基督是道路、真理、生命(參閱 若14:6),我們滿懷信心和勇氣走在基督這條道路上,體驗真理並獲享祂的生命,「使我們擺脫各式各樣的自私,又成為在愛內的創造力的泉源」。如此一來,「宣講福音變成了一個活生生的發言」;「人類不論處於何種境況,聖言降生成人永不間斷」。
伸出援手‧共建希望 聖保祿學校「樂善日」慈善活動
(本報訊)聖保祿學校於2017年5月6日(星期六),假該校操場舉辦一年一度的「樂善日」慈善籌款活動,當日一眾主禮嘉賓,包括教區李斌生主教代表馬嘉道神父、教育暨青年局梁慧琪廳長、道明會省會長鞏華偉神父、澳門立法會陳美儀議員、聖保祿學校蘇輝道博士、澳門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會長盧桂芳修女、各學部學生會會長以及家長代表為活動揭開序幕。該校感謝當日蒞臨的各位嘉賓、社會各界人士、家長及學生的鼎力支持,令活動得以順利圓滿結束。是次活動共籌得善款達澳門幣433157.8元,款項將全數撥捐聖保祿學校「雲南助學計劃」,以支持雲南山區當地貧困學生繼續接受基本教育,及解決當地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