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英國前曼聯足球員穆連尼(Phil Mulryne)上週六(8日)於愛爾蘭都柏林晉鐸,正式成為神父,並在上主日於家鄉北愛爾蘭首都貝爾法斯特(Belfast)舉行首祭。晉鐸禮儀由教廷教義部助理秘書狄奈雅(Joseph Augustine Di Noia)總主教主持,他特地從羅馬飛抵愛爾蘭,為同樣是道明會士的穆連尼祝聖成為司鐸。
【速食哲學24】實體和依附體,你和你的個性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今天我們會學習兩個概念,同樣,我們會從現實生活中能觀察到的事物開始述說。其實,有兩項可觀之物(即能觀察的事物)可作為本文的開端。 第一件可觀之物:我們不難分辨一件事物和它的特點,或一個人和他的獨特之處。以你自己為例,如果你在人前要介紹自己,你或許會說,你哪年和哪裡出世,哪裡長大,你的父母是誰,你在哪裡讀書……然後你會繼續描述自己:你的年齡,國籍,膚色,才能,抱負等等。這些事實就是你的特徵,但這些事不是你。你不是你的出生日期,你不是你和你朋友之間的關係,你不是你的年齡,你不是你的國籍,你不是你的才能等等。在哲學中,所有描述有關於你而不是你的稱為「依附體」(accidents)。那你是甚麼?我們稱「你」為「實體」(substance)。
專題分析 小查理:以正確的理由作正確的事
安斯康貝生命倫理中心(Anscombe Bioethics Centre)的新聞稿 2017年6月27日,歐洲人權法院支持英國法院就「小查理」(Charlie Gard)案件的判決。 英國法院保持對「小查理」主診醫生的看法,認為繼續以人工供氧的方式,不再符合「小查理」的利益。英國法院亦裁定,在美國所提出的進行實驗性「核甘治療」亦不是為「小查理」最好的決定,因為既沒有實際利益,亦可能會增加他的痛苦。 這實在是一個令人心碎的個案。「小查理」所遭受的情況,是不能治癒,亦不會有進展:即使採取積極的方法,他也不太可能多活幾個月。(1)在這種情況下,他父母已長期承受著痛苦;亦因為就最好的治癒「小查理」所帶來的法律糾紛,已加劇了他們的痛苦。
【眾生皆重要2】絕症病人苦苦哀求:「請讓我走」
文:Fr Fausto Gomez, op 譯:何紹玲 有醫生寫道:我的弟弟患上末期腦癌,陷入極大的痛楚,他要求我:「請讓我走吧」。看到他如此痛苦, 我真的想幫他了此一生。 親愛的讀者們,讓我和你們分享一些關於安樂死、協助自殺的心得。
VERSETTO – Music by Aurelio Porfiri
Liturgical Mass Sheet
趣味學習救恩史 《救恩史:教會時代》壓軸出版
(本報訊)《號角報》與清泉出版社自2015年推出《救恩史》系列,讀者反應好評如潮。經過一年時間的準備,在今年暑假推出第三冊,並以教會歷史作主題,講述耶穌基督升天、聖教會自聖神降臨後的發展。
肯亞公立高中增設校牧 以提高學生紀律
(綜合報道)肯亞政府近日表示計劃推行一項新措施,建議在所有公立高中設立校牧,以改善紀律和制止動亂。當地的宗教領袖表示歡迎,並認為此舉能幫助推廣良好的道德觀念。 西肯亞聖公會的卡功達(Joseph Kagunda)主教表示,「這是一個值得歡迎的舉動,我們十分鼓勵。」他又指,在過去一年兩所學校有了校牧後,的確有助減低紀律上的問題,「我們亦發現,相對於老師,學生對校牧比較開放。」
【聖言啟航】種子 心田
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耶穌講故事的功力,都可算是大師級。祂所講的都不過是有關大自然,或者是生活中的瑣事,但祂卻能以此教導有關天主國的事,並誘導祂的聽眾自己去思考有關的問題。自今天起一連三個主日,禮儀讓我們聆聽耶穌在《瑪》第十三章中所講的比喻。這些比喻,是《瑪》作者用來突顯自己著作的一大主題:耶穌乃世上最有智慧的導師。 耶穌為甚麼要用比喻(parable)來對人宣講呢?的確,至少在三部對觀福音中,耶穌多是用比喻來教導群眾的。而所謂比喻,就是指講者在兩種事物之間作出類比;換言之,由於抽象的概念難以言喻,則在日常生活中可接觸到、可經歷到的事物中找出可比擬之處,並作出類比,以求讓聽眾明白。事實上,希臘語「parabolē」,意思大概就是「comparison」(=類比)。簡言之,比喻的關鍵就在於甲(在某種特質上)「類似」乙。學界一般相信,新約時代猶太傳統用了希臘語「parabolē」一字來翻譯希伯來語「mashal」,後者一字歧義,意思包括:謎語、箴言、諷喻、寓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