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參與青少年修和聖事聚會後感

參與青少年修和聖事聚會後感 編按:澳門教區於9月30日下午,假聖安多尼堂舉行青少年修和聖事聚會,當天有多間學校的學生和各堂區的青少年參加。茲將其中三位青少年朋友對是次聚會的一點感想刊載如下: 班級:F1A  姓名:林約翰   在9月30日(星期六),我與學校的教友同學們參加教區舉辦的青少年修和聖事聚會。我們11點半就已經在聖安多尼堂門口等。我們等了一會兒,所有同學到齊後,劉偉傑神父便帶我們到附近的餐廳吃飯。在聚會開始前半個多小時的時間,劉神父帶我們去了白鴿巢的秘密花園,在那裏講解聖金大建神父的生平故事。 修和聖事聚會在聖安多尼聖堂舉行,主題是要我們「悔改」、「皈依」、「補贖」、「修和」。我們所有的人進堂後,全體安靜下來。我們聽了主教的講道,接著就去辦修和聖事。這是我第二次辦修和聖事,在排隊期間我們的心情很緊張。當向告解神父說完自己的錯誤之後,我們的心情就好像放開了一頭大象般的輕鬆。神父給我的補贖是唸三遍天主經,我也做了。 經過這次的修和聖事,我學會了每犯一次錯誤,我都要去聖堂辦告解,提醒自己不要再犯。 班級:F1A  姓名:Wyatt  Josh  我們去聖安多尼堂參加教區青年修和活動,約好12:45在聖堂門口見面,見到其他的同學時,心裡覺得很興奮。然後我們去餐廳吃飯,在吃飯當中,我們時常以手機傳訊息而大笑,其他人不知道我們為何大笑。 繼後,劉神父帶我們去到附近的公園,看到內裡有一個好大的雕像,他是金大建神父。劉神父為我們解說他的歷史後,我們便去聖堂。因公園不是我們要去的終點,而我們要去聖堂領受「修和聖事」。禮儀開始時,先唱歌、聽主教講道,之後我們被邀請去告解亭向神父訴說自己的罪。聚會在五點結束。經過這次的經驗,我覺得修和聖事聚會活動很有意義,如果有第二次,我一定會參加的。 班級:F1A  姓名:RUI JOSEPH 在九月底的最後一個星期六,我和其他的教友同學去了聖安多尼堂,雖然天氣好熱,但有朋友就自然會涼一點。 我去聖堂之前,劉神父先請我們吃飯,那裏的食物很美味。吃完之後,我們就去聖安多尼堂。神父說要我們告解,聽到這樣說時,我很緊張啊!但排隊輪到我的時候,卻不同了,我覺得很自在。作完告解後,我就舒服多了,因為我的罪被赦免了。我覺得告解很好,因為主可以原諒我們的錯誤,可以轉化我們不好的態度。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耐心等候 日夕添油

Fresco from High Decani Monastery, Kosovo, Serbia (14th century) 文: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卅二主日 甲年只剩下三個主日。各主日的福音都與世末(the end times)相關。選讀的內容,都是在門徒們問耶穌:「甚至是時代窮盡的徵兆?」(瑪24:3)時耶穌的回答。這一大段福音章節內容的主題,都是我們已經見過,而且會在將臨期再見到的:要做好準備!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與伊斯蘭國同一房間下 七女生躲床底避難八小時無恙:得聖母的保護

(綜合天新社報道)上月中,伊斯蘭國襲擊伊拉克基爾庫克(Kirkuk),並闖入一間民居作藏身地點;而居住在該民居的七名女生,見狀後立即躲藏在家中床底,長達八小時後幸好安然無恙,她們稱自己得以安全,全靠聖母瑪利亞的幫助。 莫微加神父(Fr. Roni Momika)是北部城市埃爾比勒(Erbil)一個難民營的神師。他上月底接受《天新社》訪問時稱,女生們當時躲在床底時致電給他,並向他實況報導當時所發生的一切:「事發10月21日(星期五),伊斯蘭國闖入我們女學生的家中。」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利瑪竇中學高三畢業班台灣之旅

(本報訊)日前利瑪竇中學組織高三級準畢業生前往台灣展開一連六天的畢業旅行。是次旅程內容十分豐富,活動主要分成兩部分:首先學生前往日月潭風景區,品嚐饒河及逢甲夜市的街頭美饌,體驗紙箱王文創魅力,穿越九份、十分的懷舊電影場景,享受西門町購物的樂趣及觀賞故宮的瑰寶等。另外,為擴闊學生視野,豐富其學習生活,特別安排學生拜訪耶穌會在台灣開辦的天主教徐匯高級中學,兩校師生通過音樂、體育活動進行分享和交流,尤其是徐匯飛盤隊傳授的簡單好玩的遊戲,並安排學生進行對賽,大家表現積極投入。稍後,更拜訪了輔仁大學和靜宜大學,除了讓學生瞭解台灣的大學情況及文化外,更能與當地大學生互動學習,對學生未來的規劃大有裨益。此外,學校還特別安排學生參觀光啟社-台灣一家歷史悠久的大眾傳播機構,主要業務為製作廣播及電視節目;讓學生有機會化身為節目主持、攝影師或監製等拍攝及製作節目,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驗,讓學生大開眼界。 這次多彩多姿的台灣畢業之旅,如同為學生上了一系列寶貴的課程,別具意義。不僅讓學生感受到台灣寶島文化風情,更有機會參訪學校觀摩學習,讓學生增廣見聞,拓闊視野,豐富學習經驗,獲益良多。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澳門高校圖書館聯盟參觀聖大圖書館

(本報訊)澳門高校圖書館聯盟在2017年10月27日,參觀聖若瑟大學青洲校區圖書館,館長Francisco Peixoto 就圖書館内的新設施和服務進行講解,包括參觀圖書館閲讀室,自修室及後台支援服務等,亦就圖書館搬遷及澳門地區大學圖書館的未來發展,分享經驗和交換意見。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辯解書5】我們能相信神是全能的嗎?

文:阿納斯塔西奧斯(Anastasios) 譯:何紹玲 異議 1:在現今的世界,要界定何事或何人是「善」,難度也非常高,因所有事物都是相對的和主觀的。 異議 2:神並不善,因聖經有不少記載,衪曾懲罰衪的子民。 異議 3:若神是善的,怎麼世界有這麼多罪惡。 反之,雅各伯書(1:17)有載:「一切美好的贈與,一切完善的恩賜,都是從上,從光明之父降下來的,在他內沒有變化或轉動的陰影。」 我認為,很明顯神是「至善」的,也是眾善的源泉。衪創造了天地,也創造了我們,要我們活得快樂 —— 不論是此生或來世。無疑,邪惡的奧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考驗我們,尤其洞悉到那些無辜者受傷害時,我們便很難把事實看清。最近我看見一段信息,有位爸爸,他失去了他的小女兒,他是一位天主教作家,他說:「我不明白,但我須接受。」真的很難、很難去理解。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神學入門】第十一章:神學中的合一性與多元性(二)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2. 多元主義和信德的合一 神學中的多元主義,能帶來了提議及方法學選擇,表達神學科學可能性的豐富性及普遍性。同時,它提出了神聖科學及其本質必要的合一(如信仰要求明瞭,fides quaerens intellectum),如何在如此多變、多元的種類中得到保障這個問題。 神學中的多元化方法,在神學知識最根本的本質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排除了強加一些外在的限制,這些局限性為多元主義提供了條件。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39】還有其它原因?

文:​文祖賢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無錯,還有一個原因。聖多瑪斯他經常談論的,稱為「模型原因」(exemplary cause)。甚麼是模型原因?模型原因是動力因在其行為中的範例。 舉一個例子吧。米高安哲羅(動力因)在構思《哀悼基督》(Pietà,亦稱《聖母憐子》)時,製作雕像就是他的目的(因),但是,當時他在腦海中已經對自己(動力因)想製造的事有特定的見解。這個在他腦海中的模型就是模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