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上週二至日(16至21日)牧靈訪問智利和秘魯。他在週三(24日)的公開接見活動時,回顧了訪問行程,並稱讚這兩個國家的人的本質:「他們是好人,那些不行動,或停滯不前的人也是好人。」又形容今次的訪問是和平與正義之旅。 在第一天的行程中,教宗方濟各首先到聖地亞哥的聖雅敬女子教養所,去探訪智利600多名女性服役者。其中一名服役者蘇里塔(Janeth Zurita)說:「我們雖被剝奪自由,但沒有被剝奪夢想和希望。」她懇請教宗代為求情:期望司法制度更關懷那些母子分離的服刑母親,同時又請求社會寬恕種種罪行所造成的創傷。
響應2018年世界病人日 病人傅油聖事禮儀時間
聖座於2017年12月11日公佈了2018年世界病人日文告(參考:https://w2.vatican.va/content/francesco/zh_tw/messages/sick/documents/papa-francesco_20171126_giornata-malato.html),今年以《若望福音十九26-27》:『「看,你的兒子!看,你的母親!」那門徒從那時起就把她接到自己家裡』為主題,提醒大家對待病人應如同宗徒照顧聖母瑪利亞一樣。基督徒必須互相照顧,藉此明認耶穌向眾人敞開祂的心,不排斥任何人。
2018婚前準備講座開始接受報名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婚姻家庭輔導中心一直致力為本澳市民服務工作,而30多年來都定期為準婚男女舉辦婚前準備的相關課程,為準備締結婚姻的人士奠下幸福婚姻的基石。 2018年度的「婚前準備講座」已開始接受報名,講座分別安排在3月4、11日;6月3、10日;9月2、9日;以及11月25、12月2日(每期為兩個周日全天)。準婚男女可按婚期參加合適月份的課程。
【聖言心語】 常年期第四主日(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瑪谷福音1: 21-28 在今天的福音中,我們看到耶穌和他同鄉的夥伴在安息日那一天一起到了葛法翁城的會堂裡。對我們來說,了解耶穌是個按照慣例的猶太人這點非常重要,他合常規地遵守著猶太信仰的要求。會堂是一個講經和祈禱的地方,在這裡沒有祭獻,因為祭獻僅限於一處,也就是耶路撒冷的聖殿。大部分的猶太人很少去聖殿,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住得太遠了。會堂裡,只有祈禱和讀經(當然,也就是希伯來人的舊約),之後會有人講解道理。就在安息日這一天,耶穌被邀請到會堂裡讀經、講道。或許他已有經師的身分,無論如何,當他一開口,人們立刻感受到他們眼前的這一位,並不像一般的經師僅僅只是解釋聖書中猶太法律所被給予的意義。耶穌不僅只是說話有權威,他的行為舉止也帶有權威,他讓人驚奇他的教導並非出於他人,而是出於祂自己!
【聖言啟航】仰望上主 無懼邪魔
文:梁展熙 乙年常年期第四主日 閱讀《谷》,我們就像代入了門徒們的身份,親身經驗當中的每一幕。在回應了耶穌的呼召之後,自然就是開始上路,與祂同行。他們認了這位師傅不久,首次見祂技驚四座的,是祂在葛法翁猶太會堂的宣講,尤其是他們首次見到祂驅魔。眾人彼此竊竊私語般的問:「這究竟是甚麼?」。我想,門徒們心中也同樣有著這樣的疑問。而且,我們甚至應該有這樣的疑問。 對於那些在猶太信仰傳統中成長的人來說,這樣的疑問一點也不意外。這可是早已植根於他們內心的一份渴望。他們等待著那位上主派來的,有如梅瑟般的先知重臨他們之中。這份期待就記錄在我們在讀經一中聽到的《申》中的一段話。
速食哲學(49) 甚麼因素能限制我們的自由?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自由是「紮根於理智和意志」《天主教教理》1731。在人(有別於天使)身上,這兩力量不能單獨運作——它們也會被其它因素所影響。讓我們一起探討這些因素。 無知或錯誤。無知與錯誤不同。無知是缺乏知識,是缺乏資訊。另一方面,錯誤是有缺陷的判斷。無知是,例如,我不知道這東西到底是紅或藍;錯誤是我錯判這紅色的東西為藍色的東西。無知與錯誤是理性的缺陷。我相信我們猶記得因無知或錯誤而下的決定,和它們所帶來的苦惱。
新聞簡訊
俄國東正教聖誕節高潮:在冰冷的水中沐浴 (綜合亞洲新聞訊) 按古代曆法慶祝聖誕節的東正教,於上週五(16日)慶祝主受洗節,以結束整個聖誕慶期。在整個基督宗教東方禮,這節日的慶祝比耶穌基督的誕生更重要,因為耶穌在約旦河受洗,是首次展示默西亞身份。 在俄羅斯,因為冬季特別寒冷,所以當地有一種洗禮的用語——洗禮凍結。這個儀式慶典的最高點插入浸泡,進入一個十字形開口中,切開覆蓋河流和湖泊的冰層。相比於零下幾十度的表面,冰下的水是比較溫暖,這是救世主的存在使人能進入無污染純淨的一個標誌。
大馬士革各城遭炸彈襲擊釀九死 敘利亞主教在炸彈襲擊中逃過一劫
(綜合報道)敘利亞大馬士革(Damascus)週一(22日)發生爆炸,料九人死亡、18人重傷。爆炸發生的地區為基督信徒活動之地,不少聖堂亦遭到破壞。暫未有組織承認責任。 較早前、在本月8日下午,一枚炸彈掉到大馬士革馬龍尼禮(Maronite)薩米爾.納薩爾總主教(Archbishop Samir Nassar)的房間,但他因去了一趟洗手間而倖免於難。 當時納薩爾總主教在午睡休息,期間有物體掉到他的牀上,他便起來,到洗手間一趟。進了洗手間後不久,便傳來爆炸聲:「在洗手盤那幾秒救了我一命!天主經常看顧祂微小僕人,但我現在就如其他1200萬名敘利亞一無所有的難民般,倒處流亡。」
第52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尋求真理是對抗假新聞的最佳解藥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傳播秘書處週三(24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第52屆世界社會傳播日文告,主題是:「真理必使你們自由(若8:32):假新聞與維護和平的新聞工作。」教宗勉勵傳播工作者返回自己專業乃至「使命」的根源,不斷尋求真理,努力指出有別於喧囂和舌戰的解決途徑,「成為新聞的守護人。」 教宗首先分析假消息的現象,指出傳播假消息的目的正是要「欺騙甚至操縱讀者」,有時則是為了「左右政治選擇及助長經濟收益」。今天,這種傳播又能依靠「社交網絡的操縱性技能」,使假消息變成「病毒」。
教區舉行非常務送聖體員派遣禮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教區禮儀委員會1月13日於聖老楞座堂,舉行非常務送聖體員派遣禮,由天主教澳門教區李斌生主教主禮。 李主教在講道中指出,聖體聖事是重現2000千年前耶穌於十字架上的祭獻,讓我們今天能與天主合而為一;因此,藉着聖體聖事,不論我們身處何方,都能與天主在一起、在主內共融。他又說,送聖體員是一份使命,這份使命猶如一件工具,去將天主的大愛送給教友,因而叮囑送聖體員要熱心及珍惜聖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