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Pedro Daniel Oliveira文:姚子汶 2018年5月1日是本報創立七十週年的日子。本報首先以葡文服務澳門市民及教友,並於2014年設立中英文部。作為澳門最悠久的報章,現任社長文祖賢神父談到本週刊在過去四年的轉變、對未來的挑戰,以及天主教媒體對社會的重要性。 在《號角報》慶祝七十週年,並擔任其社長四年之際,你如何評估你這些年的工作? 我看到有很多事情值得感恩。 首先,我非常感謝天主賜予我這個機會,去作福傳的工具。然後,我要感謝黎鴻昇榮休主教對我的信任,並簡單地定義出我們的使命,就是:資訊及培育的傳遞。這亦是我們這些年來一直努力達致的。我肯定仍有很多改善的空間。 亦要感謝現任的李斌生主教,他為澳門教區注入了新的活力,並繼續為我們提供許多各類的活動,好讓我們得以報道。這意味着會有更多的工作,也是一件好事。透過去年成立的教區傳播委員會,我們亦能在我們的工作範圍上得到不少的資訊。 我亦十分感謝許多修會團體的修女及神長兄弟,他們不斷鼓勵我們的工作,對我們的印刷給予不少意見,甚至貢獻出一些有趣的文章。不少讀者已表達出對我們所出版有關信仰培育、哲學和神學等文章的興趣及讚賞。
馬耳他的聖母月
在馬耳他(Malta)城市古迪亞(Gudja),過百名教友走到街上,抬着聖母蒙召升天(Santa Marija Assunta)聖像遊行慶祝五月聖母月的來臨。(來源:Shutterstock / Anibel Trejo)
利瑪竇中學師生追悼前校長連民安神父
(本報訊)耶穌會連民安神父(Fr. Joseph Mallin, SJ)於2018年4月1日(復活主日)下午12時25分,在香港律敦治醫院蒙主寵召,安息主懷,享年104歲。 連民安神父曾於1978年至1981年出任利瑪竇中學第六任校長;利瑪竇中學為感謝上主派遣衪的忠僕為該校服務,特於4月18日(星期三)早上為連神父舉行追思祈禱會,向師生介紹連神父生平和與學校的關係,並指出他為該校發展作出的貢獻。
澳門聖經協會選出新一屆幹事 六月初舉行就職禮及聖言講座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聖經協會於4月9日舉行會員大會,選出第十三屆(2018 – 2020年度)幹事會成員,新一屆幹事及協會神師芳名如下:
聖保祿學校第十九屆「樂善日」慈善園遊會
(本報訊)澳門聖保祿學校一向以培養人才為己任,除了教授課本知識外,於品德培養方面也十分重視,今年將如往在校內舉行慈善園遊會,以培養學生回饋社會、樂善好施的美德。園遊會是慈善活動,也是個很好的親子活動,各界的友好可藉此行善、播種仁愛,家長和其子女也可藉一起參與此活動,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增進感情。
聖若瑟六校班社歌唱比賽 歌聲歡慶展才華
(本報訊)為慶祝聖若瑟教區中學八十七週年校慶、為給予同學們一個能發光發亮的舞台,讓其能於繁忙的學習中互相切磋、交流學習,聖若瑟教區中學第六校班社聯會於3月上旬起,於校址舉辦「2017/2018聖中歌唱比賽」的各項賽事,其中包括個人、小組及班際合唱的賽事;日前(14日),則於澳門大會堂進行了歌唱比賽決賽,活動邀請了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二、三校副校長歐淑君、澳門歌手馬檇鏗、澳門著名創作團隊「微辣」藝人黃曉晴、澳門歌手兼校友蔡國柱、何嘉穎作評審,並邀得聖中校友會會長黃偉強,以及理事長林亦樂作頒獎嘉賓。全校師生、家長、校友等逾四百人出席。
聖德蘭學校舉行聯校觀課交流
(本報訊)聖德蘭學校為持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升教學素質,中文科及數學科多年來都參與教育暨青年局的「內地優秀教師來澳交流」計劃,且於日前分別舉行聯校觀課,課堂模式均以合作學習進行。兩天的出席者包括內地優秀教師、八所友校老師及教育暨青年局代表。
塔格萊樞機:牢記自己祖先的遷徙史,接納新的移民
(梵蒂岡電台訊)國際明愛會將於6月17日至24日舉行全球行動週,為「分享旅程運動」注入新的動力。這項運動旨在鼓勵地方團體促進「相遇文化」,與移民和難民同桌用餐,採取具體的關懷舉措。 國際明愛會主席、菲律賓馬尼拉總主教塔格萊樞機(Cardinal Luis Antonio Tagle)接受了《梵蒂岡電台》訪訪,指出「在當今時代,強迫移民和難民的人數是個悲慘的現象」。教宗方濟各和國際明愛會倡導接納並陪伴移民,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我們都是人。透過善待移民,我們向世人展現,這不是單純的政治、經濟問題,而是『人』的問題」。其次,「我們在回應基督信仰的召叫。以色列民族是在埃及的難民,而上主垂顧了他們」,帶領他們「走向自由」;「耶穌則是非常親近無家可歸者和外鄉人」。
聖瑪沙利羅學校「認識祖國、愛我中華」文化學習之旅
(本報訊)聖瑪沙利羅學校師生共27人於4月7日(星期六),往國內進行「認識祖國、愛我中華」文化學習之旅,當天早上八時從學校乘旅遊車出發,經拱北海關前往「孫中山故居」及「仙踪龍園」參觀及學習。是次活動由教育發展基金贊助。
2018聖召節各堂區教友捐獻
(本報訊)每年聖召節(復活期第四主日),堂區彌撒捐獻乃獻給教宗,作為「聖伯多祿基金」之用。本澳各堂區共收捐獻澳門幣十七萬五千九百四十八元三角四分($175,948.34),教區總務處將上述捐獻呈交教廷有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