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亞社訊)塞內加爾明愛於6月19日至24日,組織了一個為期一周的活動,以提高人們對移民和難民問題的關注。 科爾達教區位於塞內加爾的南部。該教區的若望.伯多祿.巴塞納(Jean-Pierre Bassène)主教,是塞內加爾明愛的主席。他接受《非洲十字架報》的路濟亞.薩爾(Lucie Sarr)訪問,解釋組織是次活動的原因。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十六主日(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聖瑪谷福音6:30-34 我們不少人看電視連續劇作消遣。連續劇與電影的差異,在於有劇情的延續性,每一集都有特定劇情,下一集又有不同,但都有相關的劇情貫穿整部戲;每一部戲在接連的前後劇情下發展,因此當我們錯過一集時,便不容易連接下一集。 這主日與上主日的福音有連貫性,如同連續劇一般,就是耶穌與門徒的共同生活。上主日是耶穌派遣十二位門徒出去,主題是「我們蒙召叫在現代社會成為耶穌的見證」,我引用主禮在彌撒最後的結束詞:「你們平安去罷!彌撒禮成。」或「你們去傳揚福音罷!」我們懷著信心回答:「是的,天主,我願意將一星期將發生的一切事情交在你手裡,感謝天主。」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十章:教會分解的危機
文:Vitor Teixeira 譯: 余漢釗 很多時教會的分立是因為人們過份對信仰的熱忱或對傳統的依戀。從最初微小的爭執,演變成討論甚至分裂。那是需要平衡和調解的。最適合就是找一個充當橋樑角色的人,去消除及解決問題,以避免形成分裂。而橋樑角色一詞在拉丁文是PONTIFEX,原義解說做橋的人,而後來演變成為了宗座(教宗)的意思。我們前面談過的聖額我略一世,在首個千禧年以前,為教會的統一及防止教會的解體或分裂,作過很多工作,把正在邁向分裂的教會變成超越國家、多民族及多語言的一個多元個體。團結是迫切的並日漸緊逼,但亦是愈漸困難。
【速食哲學】(73)在社會中,我們要謹記那四個原則?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我們說過,和他人聯繫是人本性的一部分。聯繫有眾多的形式,其中兩個為人是不可或缺的:家庭和國家。 家庭是人第一個和最基本的人性社群。人在那裡出世,接受教育和成長。但是,家庭不可能獨善其身,它需要國家的支援和捍衛其權益。此外,有些社群讓人可以在教育,專業,政治,文化,宗教或經濟領域上獲得培育,它們對於每個人的發展均有重要的貢獻。
氹仔嘉模聖母堂隆重慶祝堂區主保瞻禮
(本報訊)氹仔嘉模聖母堂於7月15日提前慶祝主保瞻禮,當日亦為該堂第133週年堂慶。下午五時舉行堂慶感恩祭,敦請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主禮。由於聖堂地方不敷應用,為凝聚堂區中、葡、英三語教友,故該堂區今年首次租用皇庭海景酒店的大禮堂,作為彌撒舉行的場地。 是日參禮的教友非常踴躍,會場充滿一遍喜樂的氣氛。恭讀福音後,由李主教以中、英文講道。主教指出我們在慶祝嘉模聖母瞻禮的時候,我們懇求聖母幫助我們獲得什麼恩典?聖母是我們的母親,她關懷照顧我們一切的需要。在若望福音第二章所載:耶穌參加加納婚宴,初行奇蹟,變水為酒。當時酒缺了,聖母對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並對僕役說:「他無論吩咐你們什麼,你們就作什麼」。今天我懇求聖母幫助我們獲得的恩典,就如今天福音(馬六,11)所言,耶穌派遣門徒兩個兩個,出去宣講,使人悔改,驅逐魔鬼,給病人傅油,治好他們。在宗徒大事錄記載耶穌升天後,門徒因耶穌之名而做以上的奇蹟,履行耶穌交給他們的使命。今天我們懇求聖母為我們轉求,並幫助我們能做到以上的奇蹟,幫助有需要的人。
教理圖解 — 信經 七
天主的獨生子耶穌基督(四)
「恆朝運動」大堂舉行明供聖體活動 邀請江志釗神父作分享
(本報訊)澳門教區今年聖體聖血節(6月3日)正式推行「恆久朝拜明供聖體運動」(恆朝運動),透過舉辦各種朝拜明供聖體的敬禮,鼓勵教友回應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的呼籲。 繼聖體聖血節的徹底明供聖體後,恆朝運動上週六(14日)於主教座堂邀請慈幼會士江志釗神父作分享。他表示,教友祈禱時可用不同的方式表達我們的信仰,更指出每人能透過朝拜聖體聆聽天主的聲音:「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遇見過耶穌;耶穌就在聖體內。每次彌撒時,主禮神父都會說:請看,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那就是耶穌,祂就在我們面前,每次領聖體時,就是與耶穌相遇。所以,當我們在聖體前,不要閉上雙眼,我們要注視着祂,否則我們就是拒絕耶穌。」
聖若瑟教區中學小六學生 赴高雄參與英語夏令營
(本報訊)澳門聖若瑟教區中學小學六年級本月2至6日,在班主任及家長的帶領和陪同下,一行42人前往臺灣高雄,參加由道明會外僑小學特別設計的英語夏令營。 是次夏令營自去年年底開始計劃與籌備,經兩校老師互訪交流後策劃,並以道明外僑小學日常英語課題為主軸、輔以校園內翠綠草坪做實習空間,由美加外籍老師授課,鼓勵一眾小六學生們勇敢自信地以英語交流學習。 剛剛應付完畢業考試的參加學生,對夏令營充滿期待。參加夏令營的李卓熙同學,表示希望能在七天的學習旅程中練習英語:「明年將轉到青洲第六校英文部升讀中一,上課時就不會對全英文上課感到不習慣。」
利瑪竇中學舉行畢業典禮
(本報訊)耶穌會澳門屬校利瑪竇中學於7月7日隆重舉辦2017/2018學年畢業典禮,屆別為高中第54屆、初中第59屆、小學第63屆及幼稚園第63屆。出席嘉賓有耶穌會會士郭春慶神父、海星中學黃彪校長、香港竹園區神召會幼兒服務督導主任蔣婉儀校長、利瑪竇中學校監劉家正神父、校牧林文森神父、校董張樂烽先生、校友會鄧俊彥理事長、家教會葛紅梅會長,以及衆畢業生家長、校友和各界社會人士等。
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畢業典禮
(本報訊)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於本年6月29日,假何黎婉華庇道演藝劇院舉行中學畢業典禮。是次畢業典禮分上、下午進行,上午為高中畢業典禮,下午為初中畢業典禮。 出席畢業典禮的嘉賓有天主教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天主教澳門教區秘書長馬嘉道神父,教育暨青年局黃逸恆處長及梁怡安代處長,該校校監陳繼容博士、校董何知行神父及何金明先生,花地瑪聖母堂副本堂孔賢超神父,澳門聖中校友會會長岑妙娟女士、副會長林亦樂先生及理事長黃偉強先生,天主教學校聯會理事長黃彪校長,聖保祿學校蘇輝道校長,聖善學校吳世華校長,天主教澳門教區教育委員會廖芷珊主任及秘書陳庭鋒先生,何駿豪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曾柏毅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