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專訪Fr Donald Calloway 從黑幫自新成玫瑰經的鬥士

文:Aurelio Porfiri 譯:何紹玲 最近,我看過一本有關玫瑰經的書,作者是一位名叫 Donald Calloway的美籍神父,他隸屬特敬慈悲耶穌的聖母無原罪修會。Calloway神父對玫瑰經很有研究,他認為誦唸玫瑰經是在靈修生活上對抗敵人的一種無敵武器。為此我準備了以下的問題。   神父,你可否告訴我們在你成為司鐸前的故事嗎? 我生於1972年,父母不信神、沒任何宗教信仰。我未滿9歲已有3個父親。我少年的時候,對當權的人很抗拒,惹上很多麻煩。13歲已染上毒癮,那時,我的第三個父親是一名軍官,將派註日本,舉家要搬到日本,到了當地,我離家出走。無家可歸,我開始為一日本黑幫(Yakuza)工作,最終被趕出了日本。返回美國,進出毒品和酗酒康復中心之餘,也成了監獄的常客。這些懲戒對我都沒大幫助,父母結果徹底的皈依天主教,每天去望彌撒,我還以為他們瘋了。而那時的我,髮長及腰,還紋了身。1993年的一個晚上,我在父母的書架上找到一本有關聖母顯現的書,看過這書,我的人生從此便改變了,我開始去聖堂,還成為天主教徒。十年後,我晉陞司鐸,現在已第十五個年頭了。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基督徒合一祈禱週展開 教宗:願眾基督徒彼此分享恩典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五(18日)下午前往羅馬城外聖保祿大殿主持晚禱,開啟每年一度的基督徒合一祈禱週。按照傳統,教宗往年在合一祈禱週結束時都會主持閉幕禮,這幾天他即將啟程前往巴拿馬參加世青節活動,因此今年主持的是開幕禮。今年基督徒合一祈禱週的主題為「只應追求至公至義」(申16:18-20),今年的主題由印尼教會選擇。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方濟各:將於今年11月訪問日本,請準備!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23日)飛往巴拿馬的途中,一如既往回答隨行記者的提問。 教宗在回答一名日本記者的提問時,說到「我將於今年11月前往日本,請你做好準備!」聖座新聞室臨時主任吉索蒂(Alessandro Gisotti)已向記者們聲明:「教宗訪問日本的行程目前處於研究階段。誠如聖父在其它場合所言,他極其渴望前往該國。」教宗也曾表達訪問伊拉克的心願,但當地主教表示,此刻局勢仍不穩定。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號角舊文 陳繼容博士

聖儀與基督徒的喪禮(二)

《天主教教理》卷二「基督奧跡的慶典」1667至1690號 文:陳繼容 二、基督徒的喪禮 在談論羅馬天主教會禮儀的本質時,我們曾經指出,「禮儀」這詞的意思,是指天主的子民參與 「天主聖三的救世工程」。我們的救主,大司祭耶穌基督,透過禮儀,在祂的教會內,偕同教會並藉着教會,聯同聖神,在不同的時空,繼續救贖人類的工程。因此教會在禮儀中慶祝的核心,是主耶穌基督的逾越奧跡:祂的誕生、苦難、死亡、復活、升天。主基督藉着這奧跡,完成了救贖人類的工作,讓人成為聖父的子女,在完成他們的人生旅程後,得以進入祂所許諾的永生。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17)「聖傳」的意思是……?

文:文祖賢神父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我們先前探討過,宗徒聖傳是通過聖傳和聖經傳播的(參閱《天主教教理》,第13點)。讓我們一起探討聖傳的意義。 「聖傳」的意思到底是甚麼呢? 「聖傳」一詞來自拉丁語traditio,意謂「傳下」。聖傳並不是指習俗或做法,如誦念玫瑰經,或參加出遊和朝聖。後者被稱為習俗,或傳統(複數形式)。 《天主教教理》第83點指出:「與此不同的,是地方教會歷來所產生的神學、紀律、禮儀或敬禮方面的「傳統」。它們構成了具體的模式,透過這些模式,偉大的聖傳就能以適當的方式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時代表達。在宗徒聖傳的光照下,這些傳統可被保 存、修改,甚或依照教會訓導的指示予以放棄。」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天主的話

十五世紀在西班牙寫成的《五書》卷軸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三主日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在《天主的話:神聖啟示教義憲章》中這樣說道:「天主的話具有那麼大的力量及德能,以致成為教會的支柱與力量,以及教會子女信德的活力,靈魂的食糧:精神生活清澈不竭的泉源」(第21段)。在今天的讀經中,禮儀讓我們體驗到「閱讀聖經」乃至「宣講聖言」在兩個不同的向度中所展現出的力量,同時向我們演示為了讓《聖經》的這兩重力量展示出來所必須的讀經法門。這兩個向度,就分別在讀經一和福音選讀中展現了出來。 先看讀經一。從《厄斯德拉上、下》的上文下理看來,自南國猶大被巴比倫滅國,上層精英份子流放巴比倫起,猶太百姓就從未聆聽過自己民族的宗教經典了。即使在乃赫米雅任猶太行省省長時期,也就是猶太精英分子得到波斯王居魯士准許回歸本鄉的一個世紀之後,猶太百姓仍從未聆聽過「法律書」(相當於《〔梅瑟〕五書》)。我說「聆聽」,除了因為古時普羅百姓普遍不懂閱讀(=唔識字)之外,是因為即使對知識份子來說,閱讀本來就是「朗讀」,是要讀出聲音的。現代社會普遍的不作聲閱讀(=默讀),其實只是現代社會的產物。由此看來,當時全體群眾在聽過《五書》後都泣不成聲,某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在等待了百多年後,終於再一次聽到自己民族如何在上主的帶領之下誕生。可以說,乃赫米雅—厄斯德拉的管治,在重建耶路撒冷城牆之後(參《厄下》一至七章),終於也重建了猶太民族。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世青節參加者分享辦告解原因

(綜合報道)35名在囚人士上月為世青節打造250個告解亭。大會於巴拿馬市的大型休憩公園 Omar Recreation Park 設立「寬恕園」(Forgiveness Park),並放置那些在囚人士親手製造的告解亭。美國媒體《天美社》日前訪問數名參加了今屆巴拿馬世青節的青年,問他們到那處辦修和聖事的原因。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三主日(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福音 1:1-4, 4:14-21   在接下來常年期的主日福音中,我們要跟隨聖史路加的腳步,來看耶穌的一生。今天的福音包含了兩個段落。路加福音的序言是從向一位朋友德敖斐羅(希臘文「上主所愛的」)致意開始的。路加清楚地承認他自己未曾親眼見過耶穌。路加福音是在耶穌死亡及復活的至少五十年後才完成的。然而這段序言是路加想要確保此部福音的故事正確無誤,並且是根據那些與耶穌有過親身經歷的人編寫而成的。這對我們每位跟隨耶穌基督的教友來說也是有密切關聯的。我們與耶穌素昧平生,但我們靠著信德相信並追隨祂。福音的第二部分,從序言直接跳躍到路加福音中描述耶穌第一次公開現身在故鄉納匝肋。這和我們在主受洗節讀到的故事一樣,都是一個延續信仰的過程。耶穌擁有完全的人性,他從出生、受洗,到今天以一位教師的身分,在公開場合發表了他的「使命宣言」。 耶穌的使命宣言字面上似乎是針對世上的窮人、俘虜、盲人,與受壓迫者而講述的,但事實上,我們更應該了解這個章節象徵性的意義。除了物質缺乏的人以外,還有許多心靈空虛、孤單寂寞、被拒絕,或是窮得只剩下錢的人。這才是真正窮困潦倒,一無所有的象徵,我們的內心也或多或少曾經困乏軟弱。此外,除了遭受囚禁的俘虜之外,還有那些受到不公義對待、犯罪而需要悔改及和好的人,自由對他們來說是多麼的遙不可及。很少有人能夠得到真正的自由,更有人因此害怕自由背後所帶來的責任。同樣的,精神上的盲目:偏見、愚昧、妒忌,遠遠勝過身體上的視障所帶來的殘缺。 耶穌的宣講是如何傳達到我們心中的呢?答案就在今天的讀經二中。在現今社會中,我們經常太過於個人主義,按照自己的方式操控生命,對於信仰生活也是如此,但是讀經二中,聖保祿卻不是這樣描述的。保祿認為基督徒身為天主同一個身體,每個肢體雖然擁有多樣性,但卻也能不斷地互相合作。這就是今天福音中,耶穌所宣講的道理還依然能應驗在現代社會中的原因。我們成為一個身體,同甘共苦,讓彼此都能體會到耶穌希望我們得到的富足(克服貧窮)、遠見(消除盲點)以及釋放(擺脫壓迫和沉溺)。最後,我們不可忽視讀經一中宣讀的法律和福音中耶穌誦讀的不同之處。舊約的律法中,尊嚴、人權與自由是基本要件,但耶穌添加了新的元素──憐憫。在今天的感恩祭中,我們祈求上主賜予我們自由地接受他人缺陷和軟弱的能力。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心英文中學八十周年音樂晚會樂韻悠揚

(本報訊)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音樂學會於1月20日晩上假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舉行「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八十周年音樂會」,天主教澳門教區李斌生主教等嘉賓應邀出席。是次活動為該校慶祝八十周年校慶節目之一,另外兩場音樂會亦已於1月19日於校內舉行。所有場次全數座無虛席。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大舉行社區奬助學金頒奬典禮

(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訊)「2018/2019學年聖若瑟大學社區獎助學金頒獎典禮」上週五(18日)於青洲校舍花地瑪百年顯現紀念館舉行,合共18間機構和人士,向大學捐贈44個社區奬學金及12個社區助學金,共56名學生受惠,以鼓勵成績優異或有經濟困難的學生繼續升學。